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_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

莫娜号 1

一年级数学学什么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问诊】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甚至会把先看到的50和18合起来就认为是一共借走的个数。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一年级借走的和二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0个排球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层或者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 ①相加算减 12-9= 3 过程:想9 3 =12 则12-9= 3 ②分解法 12 - 9 = 3 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 先算:10-9=1 再算:1 2=3 2.应用题: ①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 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 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 面相 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层或者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细心安排练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练,练在数学 教育 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练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③清闲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重视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 学习习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才华、性情的打开。学生的超卓学习习气,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构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沛重视学生超卓学习习气的构成,把对学生进行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进程。例如教育“数一数”时,教师捉住学生入学的节课,充沛运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教训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清闲查询数数到有序查询数数,让学生领会数数的办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了解要细心、细心地查询。而且,经过对学生的赞誉——“这些同学查询得很细心,干事很细心”,让学生领会到这些是超卓习气。再如教育写“0”时,教师让学生查询“0”,并用自己的言语描绘0的形状,给学生叙说、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写0,使学生逐步构成写0的技术。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怎样才华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沟通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领会,归纳进步,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查询、倾听,了解0的写法,经过书写、点评、沟通清楚书写0的标准要求,一起经历领会要细心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取得写0技术的一起,在数学考虑、言语沟通、情感心情和超卓行为习气方面都取得打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_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_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_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_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重点整理 ★ 各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大全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学习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 一年级数学的学习重点

一年级上:主要还是在打计算的基础,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减法,还不涉及退位减法,为了巩固好基础,也加强了连加连减的运算

一年级下:主要是20以上的加减的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之间的复杂计算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单元 位置:

1、 位置(1)

2、 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对应角相等。、 十几减9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

1、 认识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 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数学一年级的重点难点整理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末的脚步越来越临近了,一年级的这群小不点也将与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迎接期末考的检测了。作为家长,心中一边期待着孩子们在学习上有进步、有收获,一边还会有些担忧与不安。那么,就跟着我一起细致梳理一下数学一年级的重点难点整理,为孩子们复习迎考明晰思路。

01梳理认数,发展数感

“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梳理,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知识,提高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感受数的大小,从而发展初步的数感。重点是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 方法 ,难点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建立数位概念

要使孩子们建立数位概念,因为这是理解数的含义,正确读写,理清数的顺序和大小,明确数的组成的前提和基础,能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数感,并对以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熟记“从右边起,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明确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这样,要理解数的组成,可把数置于数位中去分析,自然简单多了。

读数时,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比大小时,位数多的比较大。如果位数相同,都是两位数,那就先比十位,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也相同,那就再比个位。

2感知“满10进1”

“满10进1”的基本计数方法是认数的关键。在复习时要使孩子们体会到数满10根小棒都要捆成一捆,即10个一是1个十;1捆1捆数,数满10捆就要捆成一大捆,即10个十就是一百。

数数时,最难的是几十九加1是多少。可依据“满10进1”的计数原理,9+1=10,所以应是比原来的几个十还要多1个十。

3描述大小关系

在孩子们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请他们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或“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在这里,首先要明确这些词语表示的意思:“多一些”是多一点点,“少一些”是少一点点,“多得多”是多很多很多,“少得多”是少很多很多,“不多”是多一点点或少一点点,非常接近的意思。在描述关系时,要根据两个数之间相的程度合理选择。如:

50比45(大一些)85比45(大得多)10比45(小得多)

4分清单数双数

单数是指个位上是1、3、5、7、9的数,双数是指个位上是0、2、4、6、8的数。要区分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即可。

02注重计算,夯实基础

1口算的复习

一(下)的口算主要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重点是正确熟练地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难点是理解“满10进1”和“退1作10”的算理以及处理方法。当然,复习时关键是理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与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与不退位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加、减整十数的区别与联系。同样可以题组的形式加以对比,如:

两位数加一位数,如果个位相加不满10,加数十位上的数就是得数十位上的数;如果个位相加满10,得数十位上的数会大1。

两位数减一位数,如果个位够减,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就是得数十位上的数;如果个位不够减,得数十位上的数会小1。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先相加或相减;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把十位上的数先相加或相减。

加强比较,明确方法,适当进行限时训练,逐步提高口算能力。

2笔算的复习

一(下)的笔算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不退位减。

重点是明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难点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孩子们特别容易把进位和不进位、退位和不退位混淆起来。因此,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时应标记进位的“1”,并且牢记十位相加时一定要加上去;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退位点不能忘记点,这样十位上计算时就要先退1再去减。当然,在不需要进位或不需要退位时,切不可以“画蛇添足”。

同样,笔算训练也可从题组中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体验:

3估算复习

口算和笔算中,经常会用到估算进行算前的预计。

对于口算,较多的是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如:

37+8 ( )十多 46-4 ( )十多

40+39 ( )十多 78-50 ( )十多

估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先要看个位相加或相减的情况,如果进位加或退位减,那十位上的数会相应发生变化。估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只要看十位相加或相减的情况,就能确定是几十多了。

对于笔算,较多的是说出得数的十位上是几,再进行计算验证,

不管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估计得数十位上是几时,都要先看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的情况,再根据有无进位或退位确定得数十位上是几。

03认识平面图形,识别应用

在一(上)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一(下)主要“从体到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复习时,重点是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并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在识别这些平面图形时,最难也最容易出错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辨别。虽然一年级小朋友还不需要完整地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可以他们从边的长短来分辨清楚: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而长方形只是面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

综合性的题目主要有:

(1)分类统计图形:可采用边数边在图形上打“√”的方式,这样就能不重复、不遗漏。

(2)找规律继续画:先要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几个图形为一组,把一组组图形圈出来,这样就能顺利地照样子继续画下去啦!

如:□△○○ □△○○ ______________。

(3)数图形:首先要找到最基本的单位,再观察依次用2个、3个……能否拼成更大的图形,把个数累加即可。当然,有时还要注意拼组的方向。

如:有(5)个正方形

(4)作:一定要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小棒、折一 折纸 ,这样才能直观形象地感知,继而能更加深入地思考。如:知道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能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至少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才能摆出一个正方形等。

04活用“元角分”,学会购物

“元、角、分”这一单元是全册书的难点,因为一年级小朋友很少接触,生活中鲜有购物的 经验 ,所以一直是孩子、家长、老师都比较头疼的知识点。本单元除了让孩子们认识及其单位和进率,重点和难点是使他们初步学会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这其中不仅涉及不同面值的区别,还涉及取、换、付、找等数学活动。

1熟记进率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这些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要非常熟悉。熟记了进率,才能很好地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及比较。

如:8元7角=()角,因为1元=10角,8元就是8个10角即80角,80角+7角=87角;38分=()角()分,满10分是1角,38分里有3个10分是3角,还有8分照写8分,所以38分是3角8分。

在比较的大小时,一般先统一单位再比,如:1元3角9角,先把单位统一成“角”再比。但有时也可以用“数据相同比单位”的方法,如:30角30元,都是30,只要比“角”和“元”这两个单位的大小。还有的时候只比几“元”就行,如:7元5角6元8角,只要比出“7元”与“6元”的大小即可确定的大小。因此,要掌握比较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准确换

兑换的准则是公平,因此,换钱前后的总面额不能发生变化。当遇到面额较大时,可以通过画一画、算一算来检查。

特别要注意换时或许会有不同的方法:如1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或者是()张20元和()张10元。遇到这种情况,可有序进行思考:若只换1张20元,其余都换10元的,那得需要3张10元;若换2张20元就是40元,则还要1张10元;若换3张20元,那就是60元了,已超50元不能换了。

还要特别注意换时说法的不同,如:

①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也可以换()张20元,还可以换()张10元。

②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张20元和()张10元。

这两题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第①小题是把100元换成都是50元的,或者都是20元的,或者都是10元的;而第②小题是把100元换成又有50元的,又有20元的,又有10元的三种不同的面值,合起来是100元。

3购物问题

解决实际购物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重点明确: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用去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理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灵活选择数量关系予以解决。

实际上,要想使孩子们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购物问题,还是要让他们能到真实的购物情境中去。在家长的监督下,尝试购物,体验过程,积累经验。

05理清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部分,重在让孩子们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下)教材中,新增解决问题的类型有: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和求两数相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1)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好多时候就体现为求“原来有多少”及“一共有多少”的情况。只要把“去掉的”和“剩下的”合起来,就能求出“原来的”。

(2)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好多时候就体现为求“吃掉了多少”“卖掉了多少”“借走了多少”“运走了多少”等情况,可以简称为“去掉了多少”。只要用“原来的”减去“剩下的”,就是“去掉的”。

(3)求两数相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问法多样,不论是“()比()多多少” “ ()比()少多少”,还是“()去掉几个就和()同样多”,都是求两数相多少,要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就能求出“相数”。

当然,在解决问题中,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更多数学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逐渐培养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好了,经过这样的梳理,孩子们的复习思路是否明晰一点了呢?记着,还要结合小朋友自己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有所侧重,这样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06一年级十大易错题

【易错1】

小林带的钱正好够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小林最多有几张10元?

【问诊】这题小朋友往往会跟“小林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付了几张10元?”相混淆。相比而言,“最少付几张10元”好理解。小朋友会不断尝试,并自己不断修正:付5张10元才50元,是买不到58元的玩具汽车的,那就要付6张10元,60元就能买到了。所以在遇到上面这题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转变成求“最少付几张10元”的问题。上面这题要求“最多付几张10元”,关键是要理解“正好够买”的意思。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正好够买”说明小林所带的钱不多不少就是58元,而在58元里面最多就只有5张10元。如果认为最多有6张10元,那小林的钱最起码有60元,怎么会“正好够买”呢?因此,学会分析题中的关键字词,对解题相当有帮助。

【练习】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65元的 排球 ,王老师最多有几张10元?

【易错2】

【问诊】这题应属于“计”,就是计算一共有多少钱。小朋友按常规的方法把几元的与几元的合起来,把几角的与几角的合起来,往往就会出现“(1)元(11)角”。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一般满10角就会转化成1元,所以应是“(2)元(1)角”。在计时,可以把满10角或满10分的圈起来,提醒自己可以转化成大一点的单位,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易错3】

东东折了40只纸鹤,明明折了28只纸鹤,明明最少要折多少只纸鹤才能超过东东?

【问诊】对于这题,小朋友会重视“最少”两字,但往往会忽略“超过”两字。大多数会列式:40-28=12(只),觉得这题就是求东东与明明折的纸鹤的相数。其实不然,“最少”两字重要,“超过”两字同样重要!如果明明再折12只纸鹤,那他的纸鹤也是40只,只能说明明的纸鹤与东东同样多。而问题是求明明的纸鹤要超过东东,而且是折最少的只数,所以我们认为,明明只要多出一只纸鹤就是超过了东东。应该是:40-28=12(只),12+1=13(只)。对于题中有多个关键条件的,一个都不能忽视!

【练习】小红和小文跳绳,小红跳了46下,小文跳了53下,小红最少跳几下才能超过小文?

【易错4】

学校有50个排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练习】书店里有55本童话书,上午卖出了23本,下午卖出了18本,一共卖出了多少本?

【易错5】

学校要在一条大路的两边各栽26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问诊】这题由于对“两边各栽26棵树”这句话不理解而导致出错。其实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图示来帮助小朋友理解,如图:

“两边各栽26棵树”,说明在大路的一边要栽26棵树,另一边也要栽26棵。所以只要把两边的树苗合起来就是所求的问题了。有时,简单的图示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题意。画图,是一个好办法。

【练习】绿化工人叔叔要在街道两边各摆28盆绿色植物,一共要摆多少盆?

【问诊】看到这题,小朋友常会毫不犹疑地选第②个选项,因为估计是受24+()=31的题目的影响了。其实这题关键是要看清式子中的“>”,左边算式的得数要比31大。若填7只是等于31,所以要填比7大的数才行。要看清题目,更要会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易错7】

十个十个地数,40前面一个数是(),90后面一个数是()。

【问诊】小朋友容易填成:十个十个地数,40前面一个数是(39),90后面一个数是(41)。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看清数的方式,是“十个十个地数”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数”;二是以为先问40前面的一个数,接下来应该是问40后面的一个数了。所以,审题一定要细致,关键字词要圈圈划划。

【练习】十个十个地数,55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是()。

【易错8】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6,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个,其中的是()。

【问诊】小朋友认为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10)个,其中的是(96)。他们想出的数应该是:6、16、26、36、46、56、66、76、86、96。自认为符合“个位上是6”的条件,但恰恰忽视了这是一个“两位数”的限定条件,这是小朋友经常会犯的错误。读题时,要多留个心眼,千万不能粗枝大叶。

【练习】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3,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个,其中最小的是()。

【易错9】

一本书共68页,明明每天看35页,两天能看完吗?

【问诊】小朋友难理解的是“每天看35页”的意思,及要求“两天能看完吗”该怎么办?不知从何入手是这题错误的很大原因。“每天看35页”意思是天看35页,第二天看35页,第三天还是看35页……每一天看的页数都是相同的,都是35页。问“两天能看完吗”,其实只要把天看的页数与第二天看的页数合起来,算出两天看的总页数,再跟这本书的总页数68页作比较。如果两天看的页数比68页多或者正好是68页,说明两天能看完;否则就看不完。善于分析理解题意,对于顺利解答帮助太大啦。

【练习】一本书共70页,小文每天看22页,三天能看完吗?

【易错10】

小林、小明和小红都有一些画片,其中小林比小明多一些,小明比小红少得多,他们三人中谁的画片最多?

【问诊】此题错在理不清三人画片的关系,个条件是“小林比小明多一些”,第二个条件是“小明比小红少得多”,感觉有些混乱,理不出头绪。其实可把第二个条件换一种说法,变成“小红比小明多得多”,这样一来,小林跟小明比,小红也跟小明比,小林跟小红都与小明比,比较的对象明确了,结论也就明晰了:都与小明比,小林只多一些,而小红要多出很多很多,所以应该是小红的画片最多。有时,换一种说法,就能柳暗花明了。

相关 文章 :

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2.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3.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考点

4. 一年级数学老师复习

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侧 ,这样

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

则 = ; = ; = ; = 。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 ; = 。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 = 180°;

+ =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或 = 或 = 或 = ,则a∥b。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或 = ,则a∥b 。

判(一)用“凑十法”口算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 180°;

+ = 180°,则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 题设 和 结论 两部分组成,有 真命题 和 命题 之分。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 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不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命题。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完全相同。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第六章实数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

2. |a|≥0.

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

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

(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方,负数不能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 (1≤ <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标 0,纵坐标 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填“>”、“<”或“=”)

8、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 |b| ,到y轴的距离是 |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 相等,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 到x轴的距离是 ; 到y轴的距离是 ; 点P(2,3) 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点P(2,3) 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

11、如果两个点的 横坐标 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 ;如果两点的 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 。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轴,PQ⊥x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轴,PQ⊥y轴。

1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a,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 a = b ;如果点P(a,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 a = -b 。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14、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坐标平移规律:①左右平移时,横坐标进行加减,纵坐标不变;②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进行加减;③坐标进行加减时,按“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行。如将点P(2,3)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2、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为常数,并且 )。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有无数组解。

3、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一个解。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果有,则将它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将表示出的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

6、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 ≤ 、 ≠ 。

3、不等式的性质:

①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 ,那么 ; 如果 ,那么 ;

如果 ,那么 ; 如果 ,那么 。

②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 ,那么 (或 );如果 ,那么 (或 );

如果 ,那么 (或 );如果 ,那么 (或 );

③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负数 ,不等号的方向 改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 ,那么 (或 );如果 ,那么 (或 );

如果 ,那么 (或 );如果 ,那么 (或 );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

5、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组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 此时也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空集 )。

7、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的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处找。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要点

1、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4、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

5、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数(值与最小值的);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5、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图形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分类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数学乐园

1、《数学迷宫》一是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送信游戏》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4、《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了简。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 学习方法 分享

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自动获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发明。新课标偏重:“数学教育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打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之上……向学生供给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办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教育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讲堂上给知识点学生供给充沛的查询、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教育“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历,查询、沟通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历和对实践情境的感触进行根究,将理性经历进一步笼统化,打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作,获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办法。例如教育“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主意,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作边进行核算,详细形象的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办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详细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办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历用自己的思想办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办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办法,由此领会到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办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现、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现的多种办法,不断领会成功的高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欢,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归纳

★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数学一年级的重点难点整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总结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64元10角-3元7角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三重点:认识

1、的单位有(元)、(角)、(分)。

2、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手抄报 内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不,不仅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 一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总结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数学一年级的重点难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8、平行线的判定:

一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进行知识梳理!

1. 数字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认知:认识0到10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3. 乘法概念:了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表,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4. 分数概念: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表示形式,如1/2、1/4等。

5. 时钟和日历:学习读取和表示时间,使用时钟和日历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6. 几何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辨认和分类。

7. 数据分析:学习收集和处理简单的数据,能够制作简单的图表和图形。

8. 问题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一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12.00元=(12)元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香皂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手抄报 内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不,不仅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1-2=2-3=3-4=4-5=5-6=6-7=7-8=8-9=9

10-3=711-4=712-5=713-6=714-7=715-8=716-9=7

10-4=611-5=612-6=613-7=614-8=615-9=6

10-5=511-6=512-7=513-8=514-9=5

10-6=411-7=412-8=413-9=4

10-7=311-8=312-9=3

10-8=211-9=2

10-9=1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

11-3=13-8=17-9=14-5=

15-7=12-3=16-8=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 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

38-6=87-3=96-6=

小学 数学学习方法 一年级

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克不及想出别的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别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别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念好“教”字经“教”就是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按照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 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 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力,让学生 总结 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力简便。

3. 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标题问题中的某数“拆开”别离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酿成2?5×4×8=10×8=8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1. 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2. 头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0-4=2496。

3. 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念好“练”字经“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一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三单元的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怎么复习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要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二、图形的拼凑

1. 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拼成一个 ;两个完全一样的 既可以拼

成一个 ,也可以拼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成一个 , 还可以拼成 。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第二要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第三要点:认识

1. 的单位有元(块)、角(毛)、分。

2. 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

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

第四要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自然数:用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数码0,1,2,3,4,……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个十 ,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语文用字) 写作:55(数学用字)

6.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

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第五要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2.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57 + 8 = 65

55 2

三、退位减法

(一)破十法 (二)平十法

65 - 8 = 57 65 - 8 = 57

55+ 10- 5 3

第六要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一、口算。24分3+5=60-5=18+7=2+4=6+4=.二、读一读,填一填。12分1、2、40里面有()个十。2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3、个位和十位上都是5的数是()。10个十是()。4、12=□+□=□+□+□三、看图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四、在O里填上>、<或=。8分1+1O1-15+3O6+320+45O45+264-30O64-3五、估一估,在得数是六十多的算式后面画“√”。4分45+20□45+2□72-30□72-3□七、下面的三个图形都是由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用线连一线。6分八、12分..九、12分汽车35元积木26元洋娃娃12元6元(1)大生有50元钱,可以买哪三件玩具?把这三件玩具圈起来。(2)一把比一个洋娃娃便宜多少钱?□○□=□(3)大明买一辆汽车,售货员找回5元,大明付了多少钱?□○□=□(4)小军的钱正好买一辆汽车,你猜猜,他最多有()张10元的。十、在合适的下面画“√”。6分书包的价钱接近30元,足球比30元多得多。书包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十一、下面是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的课程表。4分一二三四五1数学语文数学语文数学..

理解最重要,多看看课后习题

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点

2、《对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

重点: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

1、的单位有(元)、(角)、(分)。

2、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四)熟记常用数据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一年级数学《认识》知识点

1、的单位有(元)、(角)、(分)。

2、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最后修改时间:
天谕手游英灵出战领悟技能 天谕英灵刷领悟
上一篇
珍妮模组互动视频_珍妮模组互动视频免费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