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元首,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治国有常出自哪里(治国有常下一句是什么)
治国有常出自哪里(治国有常下一句是什么)
相传为曾子所作,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释义:上自元首,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一、成书背景
思想教育类似的概念的出现及概念的出现历史并不久远,但思想教育却是一个久远的话题。随着阶级统治的出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教育产生并发展。这种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及其经典著作中凸显出来,《大学》就是一部古代思想教育的理论著作。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哪里?
参考资料出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贵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作品。《淮南子》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糅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主。此书内容宏富、文笔优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了解汉初思想的重要典籍。原文: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刘安《淮南子·汜论训》。
意思是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俗。这是一篇改革的宣言,是说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只要坚持有利于、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向前推进。
《氾论训》来自《淮南子》的《内篇》。文章广泛讨论了古往今来治乱兴衰的得失,故以“氾论”为名,而其核心就是一句话:“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就像天下的河流源头不同,但终究归一样,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同,但核心指归都是天下能够得到治理。
所以,圣人是制定礼乐,而不是用礼乐去框定圣人。治理虽有常规,但必须以利民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
治国有常而什么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氾论训》,其有关内容如下:
《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等几个过程自然地联系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1、思想:《淮南子·氾论训》强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即治理的根本在于民众的利益。它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的原则和方法,如“修德教、正法度、养民本、致赏罚”,强调君主的德行和法度对于治理的重要性。
3、哲学思想:《淮南子·氾论训》强调“道生万物”,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同时,它也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治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干预、不强制,以实现的和谐稳定。
4、思想:《淮南子·氾论训》提出了“贵有等,长幼有”的等级观念,认为等级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同时,它也强调了“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和谐思想。
1、思想:《淮南子》强调了“民为贵”的思想,认为是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为谋利益才能实现的长治久安。同时,《淮南子》也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认为君主是天的代表,是和自然的守护者。
2、历史观:《淮南子》提出了“历史循环论”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在不断重复循环的过程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这种思想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人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但是不要被历史所束缚和限制。
3、文化观:《淮南子》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的思想,认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这种思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单一性,认为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和特点,以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共同繁荣。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什么意思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简单介绍
意思是治理有不变的法则,而让获得利益是其根本。2、出自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氾论训》,下一句是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意思是关于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谁如下:治国有常而立民为本出自出自《淮南子·汜论训》。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命令畅通无阻。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谁
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知识拓展
《淮南子·汜论训》是古代文献中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该书共有21篇,探讨了天文、地理、农业、医学以及人类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其中,第五篇“训原”是书中讨论人性本善与性恶的部分。
在该篇中,作者引用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讲述了秦穆公在位期间对于的贡献,指出他有很高的智慧和仁德,但同时也有严厉的法律制度来管控。作者认为,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与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并非不可调和,即使人性本善,也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持秩序。
“淮南子·汜论训”中的观点对于古代哲学思想和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现代人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探讨提供了借鉴。
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全文翻译是但凡治理的方法,必须首先使富裕起来。富裕就容易统治,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这样就能服从上司,害怕犯法,如果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题思想
《淮南子·汜论训》是一个重要的古代思想文化宝库,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关于人的自我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汜论训》中,作者通过多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这些主题思想。
其一,作者在论述自然与人类关系时,特别强调了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占据和破坏自然。他认为,人类应该学会感悟自然、顺应自然,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利用自然,而不是一味地掠夺自然。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原段:,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如果敢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中()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中()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的人,必须首先使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出自《淮南子·汜论训》,《淮南子·汜论训》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创作的一篇散文。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什么意思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先秦道家典籍《文子·上义》。这部典籍的作者文子,姓辛,号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3、常:常规,国定的规律、法则。本:根本。广,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计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文子是“老子,与孔子并时”。
这是文子记录老子的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意思是治理有不变的法则,而让获得利益是其根本;政令教化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令必行才是上策。《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资治通鉴·周纪》等古代典籍对这句话都有记载。
民本思想的历史起源
民本思想是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就强调“民”在治理天下中的重要性。《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心为心。”
韩非子指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无论儒家、道家、法家,都注重“民”在治国安邦中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重民贵民、爱民富民、利民恤民。他们的主张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相通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原文节选】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礼记》。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着 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 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然后反过来总结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拓展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全文是:老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变。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和谐建设有重要影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取自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释义】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句话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