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有效地展开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设计的影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课后反思)
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
开放与交流
教案示例
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
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课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1.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课前准备
学期节课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课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1.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课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学生问题摘录如下
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
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画、表格、多媒体课件)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前的准备活动,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初步体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愉悦,增强其参与的意识和成就感。
教案(教学过程)
教 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唐诗什么意思?
学 生:略
教 师: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唐朝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了解唐朝和它的近邻友好交往的盛况。
教 师:隋朝时候,和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到唐朝时发展到七十多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和唐朝往来?
学 生:略
问 题:当时我国比其它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
学 生:略
问 题:唐朝与七十多个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
学 生:略
教 师: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先进,外国人把人成为“唐人”。但是它并没有陶醉,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交往。交往中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换个角度,以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的路线与汉代相比较,又会是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唐朝的主要交通路线》)
教 师: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略)。唐代的主要交通路线,陆路两条(略);海路三条(略)。比较这两幅交通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 生:略
教 师:从对比的角度看,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相对比较方便。通过上面的讨论和比较,我们清楚了唐朝频繁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基础是国力强盛,再加上唐朝较开放的对外政策,较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长安也成为一座性的大城市,唐朝同近邻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教 师: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也是广泛和深远的。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板 书: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问 题: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多媒体:展示,同时学生进行对比
学 生:略
教 师: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想一想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做思考题)上面讲的是人家学我们,当时有没有我们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事例?
板 书:二、玄奘西行
多媒体:《玄奘西游》
教 师:从长安出发,沿汉代的“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半岛,当时叫“天竺”他在那烂陀寺学习后,又遍游天竺各地,返回长安。
问 题: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学 生:介绍一两件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学生课件演示,图画展示。
教 师:玄奘回国后又做了什么事?
多媒体展示:《阿旃陀石窟》
教 师:通过《阿旃陀石窟》说明《大唐西域记》的价值。阿旃陀石窟在今天的印度孟买,当时已经过了几百年的经营,很多的名工巧匠在这里画了壁画,塑了石像。后来衰落,石窟逐渐埋没在荒草之中,19世纪初又重新被发现。人们就是通过《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断定它是历史古迹,其它史书对此都没有记载。伴随着在唐朝的广泛传播,天竺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唐朝的文化领域。
学 生:略
教 师:唐朝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国策,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唐都长安,使它发展成为当时全球的大都会。请同学们看看《唐长安城示意图》,归纳一下它的特点。
学 生:城市规划气魄宏伟,街道整齐,功能区健全……
教 师:阅读本目教材,请同学描述一下唐都长安的繁荣状况。
学 生:略
小结: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唐朝所以能“海内存知己”是和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分不开的。如今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你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学 生:讨论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浅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的意义
1.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我国当前的历史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历史教学方式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新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共同体验与感悟,要学会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家叶澜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名言一直激励着广大历史教师投身于历史教学反思中去,教师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思更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对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3.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了人们对学科的发展期望,是历史每个重要瞬间的凝结。历史也是一门反思性较强的学科,总是在历史的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高质量的历史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途径
1.对学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最易于发现的,某位学生上课学习表现得认真与否,教师一眼望去便知结果,也可从学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师是否懂得学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识。学习态度不夸张地说决定着学习的结果,因此要到学生学习态度最认真的时候去讲授那些较为重要的知识。其次,反思学生的学习内容。反思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现行的教育内容,反思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做到难与易均衡,找到“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许就会学会这些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内容的难易适中来进行教育。,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反思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反思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脱离记硬背的苦海,是否达到理解的标准。
2.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反思水平上,更应深入实际,做各项反思的实践者,从教学的整个环节入手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反思自身的教学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意识,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简单的回忆工作,“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分析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讲述给了学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课上是否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习惯。反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效果的,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积累,在教学前要意识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识,具体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点,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形成经常反思的能力与习惯。总之,教师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许多,教师要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对历史教材的反思
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我们可以从的书中汲取营养,可以从书中领略先进人物的思想事迹,从中外名著、历史教材、相关史料中发现历史,通过课外书目的阅读了解历史发展的现状,了解历史发展的步伐,汲取先进历史人物的发展经验,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一方面,注重反思历史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书。但是教科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材素材,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一手教学资料,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从历史教科书中总结教学规律,反思已出现的教学事迹。另一方面,注重反思相关历史史料。所有的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不真实的史料,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与鉴别知识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以免错误的、无根据的史料误导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给予他正确的方向便会使他走向光明的道路,反之则相反。因此,教师不仅是教书的人,也是育人的人,要担负起各方面教育职责。在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经常反思自己,反思每一个教学的细节,深入了解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努力。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文景→汉武→光武→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理解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遗留问题,解决的过程,产生的功效
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 措施 及其历史作用
过程与 方法 :
阅读资料→理解大意→ 逻辑思维 →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封建时代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从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由于时间跨度大(约四百年),涉及史实多,但限于课时,在教材中,“两汉”侧重讲的是西汉,“兴衰”侧重讲的是“兴”。
本课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本课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结合和文字资料分析史实,完成教学。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结构和过程
复习导入:
1.楚汉的结果如何?
(启发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
2.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
(指导学生观看61页“导入框”,结合上一课知识回答:善于用人,爱惜,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过渡讲解:俗话说“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当年汉高祖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请看61-62页“文景之治”的内容。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极度。长期导致经济凋敝。
《汉书 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现实,应采取什么办法?
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
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和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1.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2.发展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 5.安定富裕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安定,负担进一步减轻,经济持续发展。
《资治通卷》记载:“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
小结:
让学生归纳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哪些教训,制作秦汉措施比较表,如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更好的体会为何“秦亡汉兴”。
这为汉武帝时达到鼎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二
课时安排 1 第1 课时 一、整体思路说明 整体设计思路 自学为主,为辅 指导依据说明 杜郎口模式 二、教学目标设计 ·基础知识 1.掌握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鼎点,也是封建时代个鼎盛局面。
2.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策略 自学为主,教师为辅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 教学方法 的设计
五、课堂难点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可以自己下去找些资料
教师辅助学生掌握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及导学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名诗古句,引起学生感官上的 教学过程 配乐诗朗诵《沁园春 雪》导学 教师活动 书写板书
导学案
(一)文景之治:?
阅读课本67和68页,完成以下任务:
1、背景:西汉初年,状况如何
西汉初年,经济 ,到处一片 景象。?
2、措施:汉高祖、 和 ?吸取了 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 变西汉初年的状况
①减轻 。②注重发展 。?
3、表现:“文景之治” 时期,比较安定,富裕起来。文帝、景帝分别 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了此局面的形成
①奖励 。②提倡 。③重视 。?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阅读课本68和69页,完成以下任务:
1、措施:(1)上:为加强 ,武帝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 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 ?。?
(2)思想 文化 上: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含义是 。推行儒学 教育 ,在长安兴办 是我国古代的学府,以 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2、作用:使西汉王朝在、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 进入 时期,开创了封建时代个盛世局面。?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结合秦的历史,进行对比,找出秦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大一统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得出西汉为何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强盛局面;通过 典故 、、知识树等教学资料,了解汉武帝统治的史实,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封建统治思想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封建时代的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汉由贫穷到强盛,使我们认识到统一、安定、统治者政策的调整、的辛勤劳动是强盛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重点突破: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课文前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措施:削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政权对抗,实现了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课文中未作任何理论性的评析,这就为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教学难点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点突破: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的必然结果。 教学准备 适合本课教学的挂图和课件
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引入新课“大一统的汉朝”
讲授新课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展示材料: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羊。”
——《汉书·食货志》
同学们,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课本的段和这则材料真实的反映了西汉初期的经济状况,不光是谷物奇缺,价格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分析西汉初期经济萧条的原因有哪些?
2、文景之治
汉朝从刘邦开始包括文帝和景帝三代统治者为稳定秩序和巩固统治是怎样克服这种困难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针对经济凋敝采取的这些措施叫做“休养生息”或“与民休息”。下面我们把这些措施用把它找出来。
我们从“汉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他宠爱的夫人,也不能穿拖地的长裙。帏帐上不许绣花。”这些文字更能体会出当时统治者的朴素与节约,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这种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称为“文景之治”。
请同学们先把课本第三段大字内容看一遍,结合材料思考 “文景之治”时的经济情况具体表现如何?
出示材料:
汉兴七十余年间,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史记·平准书》
“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的,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条件下开始的。请同学们看课本P68面“动脑筋”的题目,思考讨论秦始皇和汉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墓上有何不同?他们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即加强对、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形成高度集权的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请同学们把“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子目的内容仔细地阅读一次,找出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问题,也即大一统的背景。
除同学们讲的之外,汉初的问题还有匈奴仍然威胁北部边境,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土地兼并问题也日益等等,这一切,都把加强集权提到日程上来。
刚才我们所提到的,都是西汉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西汉王朝必须加强集权。那么,汉朝当时实行集权的条件是否具备?如具备,具备了哪些条件?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汉武帝在面临两大问题时为加强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1、:推恩削藩国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抗衡,解决诸侯国对集权的威胁。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四
课题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宋艳红 单位 唐山市第二十八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封建时期的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思想上的措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表演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于方法: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现上的大一统;通过表演历史剧,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认识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的个盛世。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 学习 经验 和 学习方法 ,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
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汉武大帝》的主题歌——《的倾诉》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初期的经济形势及原因
2、主要措施:
轻徭薄赋
重视农业
奖励农桑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出示歌曲中对汉武帝评价的三句话。
解释“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加强对、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形成高度集权的局面。
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设疑:(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2)这种形势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如你是汉初的,该怎么办?
提问:(1)汉文帝、汉景帝恢复、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2)文帝景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出现了什么局面?
投影出示汉文帝霸陵与秦始皇陵
设疑:相对两幅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如何理解文景之治
认真倾听、观看
回答:汉武帝
感悟
理解
阅读
分析投影的史资料
回答(经济萧条,到处是荒凉的景象。)
找出原因。(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
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归纳文帝、景帝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措施。
回答:文景之治
观察,对比分析
启发:成由俭,败由奢。
结论:为汉朝经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通过这首气势恢弘的歌曲来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了解史实。(论从史出)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二、汉武帝大一统
1、原因:
(1)客观:
文景之治
—物质基础
(2)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1)上:
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主父偃)
(2)军事上
北击匈奴
(卫青、
(3)思想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过渡:汉武帝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历史的天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媒体展示:汉武帝的画像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汉武帝。
介绍诸侯国问题的由来。
播放视频:《汉武大帝》诸侯谋反片段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相关 文章 :
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范文5篇
2.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3. 精选5篇关于历史实践报告范文
4. 最新历史见习报告范文(2)
5. 精选5篇关于历史实践报告范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制定了系统的教学目标 ,制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流程图 ,我整理了关于 七年级历史 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 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 故事 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与原始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 手抄报 、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总结 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的有关内容,到原始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历史上个——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的反抗。在教师的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附:板书设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个奴隶制
5、禹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夏朝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一个国王:纣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 西周在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5、 政局混乱,6、 发生了国人,7、 赶走了周厉王,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初中历史教学历史影视资料研究
一、影视作品的内涵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常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对历史或者人物从一定程度上采用复原的方式进行拍摄,能够将历史演化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性进行具象化的展现。不过这种影视资料并不一定遵循教科书上的阐述,有时会结合各种历史资料甚至各种稗官野史等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但是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历史教师在选用历史影视资料时,需要进行认真筛选,和课文知识进行巧妙结合,从而让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凸显重要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影视资源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引入历史影视资料,对于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积极性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官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非常适合历史教学应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口述方式来教学,知识会相对枯燥,从而影响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历史影视资料不断丰富,这些资料将声音、图像和历史知识进行了有效综合,能够在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虽然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将初中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在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困难。因为历史知识中还有部分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加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
3.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认知能力同样极为重要,如果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其中,就能够让这些情感的培养更加具象化。比如初一历史课程大多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史,这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四羊方尊以及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视频资料,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先智慧的尊敬,激励后辈不断超越前贤。
三、引入历史影视资料教学需要规避的问题
1.影视资源利用原则
(1)严谨性
历史教材的内容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大多都是盖棺论定的。但是影视资料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往往在介绍正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借鉴很多稗官野史的内容,甚至为了引发争论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果将这些资料全盘照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所以需要对这些历史影视资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说明,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
(2)时间性
历史影视资料种类很多,而且同一个历史题材在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影视片段,对此教师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真实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历史影视资料的利用效果。
2.讲解和直观展示要充分结合
历史影视资料的直观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从头至尾关注下去,可是这种直观性不能够让学生自己观看,教师要结合历史影视资料的内容对课程进行讲解,等讲解到相关的重大历史时,才播放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不是将历史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室向学生从头至尾地播放。另外,教师在讲解中穿插历史影视资料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总结。尤其影视资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教师也要旁征博引,引用不同时期历史专家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
3.防范历史影视资料滥用问题
历史影视资料只能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方法,不能够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过程。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筛选,只有到讲解内容的环节时才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例证,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历史影视资料的教学价值。否则,一味地滥用历史影视资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认识,反而使之变得肤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更无从谈起。
作者:卞斌 单位:江苏省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相关 文章 :
1. 初一历史的教案
2. 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历史教案
3.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
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 七年级历史 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 四 单 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课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 方法 】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
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 说说 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 故事 。)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与历史中的曹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
(对于曹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 文化 ,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教 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学 法】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教学手段】多媒体
【 教具】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
[教学设计]: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2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
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
二:淝水之战
用 成语 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的结果
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
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相似?这些所取得的 经验 、教训,对现代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第 20 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 教学方法 】 讨论--活动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 教具】地图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史上总称什么?
2.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3、探讨新课: 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一、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二、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三、孝文帝的改革 措施
A: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
B: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4、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5、课后作业
1、 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3、想想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六、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历史专题 报告 。
第 21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本课始终贯穿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诱思教学为主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 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讲述法与诱思法相结合。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具]地图册、祖冲之和圆周率相关多媒体
[教学设计]
1、 导入: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人深感骄傲的事实(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一、 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教师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二、 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三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师先贾思勰的生平 事迹 ,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学著作?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与小字进行回答。
3、小结:提出两个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学生讨论回答并制成如下表格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缀术》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农学家《齐民要术》 总结 我国北方劳动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水经注》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4、作业:课后思考题
第 22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是书法、绘画艺术。
【教具】地图册、祖冲之和圆周率相关多媒体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2、讲授新课
(板书)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王羲之,是东晋时最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坛的,后世称为书圣。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兰亭序》人称天下行书。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三件。
顾恺之的作品在绘画技巧上主要是运用流畅绵长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古人形容他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人物栩栩如生,布局严密。
(板书)二、的盛行和《神灭论》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② 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自西汉末年开始由古印度传入我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各族统治者的残暴而使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
范缜,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才有精神;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板书)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最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和印度艺术的融合,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四、小结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成就辉煌。这些文化成就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打算如何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永葆艺术魅力。
听说考试和复习资料更配哦。所以为了让同学们考个好的历史成绩,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一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 文化 ”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 方法 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生活方面的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太宗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在宫殿亲自 面试 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 教育 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 百科 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革命家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末、南诏的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这位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的)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图表:在地图上填上唐朝前期边疆的少数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唐朝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
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以战为荣。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后队方进。以战为荣,几代都战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在权力争夺中被毒。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
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的书信:外甥是先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的舅宿亲?
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讨论:联系当今的形势,谈谈唐蕃“和同为一家”对解决和冲突有什么借鉴作用?
4、课堂小结
5、作业:课后作业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三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 历史 故事 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 留学 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定为国宝。
日本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的宫殿并都在城北。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 其它 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后来,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找到了那烂陀寺的遗址。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猜你喜欢:
1. 七下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2. 初一历史的教案
3.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归纳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3篇)
【 #教案# 导语】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重点和难点]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三个方面讲解:
1、农业成就:
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2、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
3、冶铁: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
三、经济措施:
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权,收归;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地方铸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造五铢钱。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可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进行讲解。
四、讲完全课,教师可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对两汉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其回答,进行小结。
五、作业: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一、农业成就:
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
2、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二、丝织业:汉朝使用提花机。
三、冶铁: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四、经济措施:
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权,收归;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决定了老师对待教学的一个态度,同时也是对教学课程的态度与,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七年级历史 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1课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境内原始人类的 文化 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 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 种植 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的。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远古的 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 故事 。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 说说 。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上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 成语 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2. 2019年上册初一历史教学
3.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5. 2019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