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历史
西夏的祖先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铁的西路军 抗战之铁腕雄师
铁的西路军 抗战之铁腕雄师
军团长是什么级别 西路军的历史
红一军团
红一军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工农主力部队之一。
工农第四方面军
工农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工农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于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不久,又建立红九军,全军共有六个师。
核心提示:7年不曾上升半步的裕,也正是因为不曾“锥之处囊中”,失去了许多展现才干、“脱颖而出”的机会。
裕 资料图
本文由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张雄文供稿
时期,裕尽管是南昌和 所说的“的老人”,可谓,但如同所说,是“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个(注释)”。整整7年间,他所任职的单位不停变换,职务却几乎静如止水,停滞不前,总在师长与军团参谋长之间徘徊。
1930年12月,裕出任红12军65师师长,不久改任64师师长,首次步入师级干部行列。但此后他似乎陷入了一种古怪神秘的魔咒,再也难以上升半步。
1931年6月,64师改为红四军13师,裕仍任师长;5个月后,他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与军长搭档,不久却又调入学校任学员连连长,且一时三连(军事连)连长,一时又四连(连)连长,直到第二年2月才返回红四军仍任参谋长。10个月后,升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时,他出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依然是师级。三个月后,裕又被调离红一军团,出任红11军参谋长;过了7个月,他又被调任红七军团参谋长。
随后,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组成抗日先遣队,裕与军团长寻淮洲率部奔赴方志敏的闽浙赣苏区,不久调任红10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红10军团在军团长刘畴西的指挥下失败,裕将余部组建为挺进师,担任师长,一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1937年9月。
裕与都是、于1927年10月对南昌余部大庾整编的连级干部之一,一为,一为连长,但升迁之途迥异,除了裕缺乏黄埔军校的文凭之外刘畴西,更主要是为三个原因所耽误。
一是负伤次数过多,一共达6次(其中三块弹片一直留在头颅中,直到辞世后才从骨灰中取出),每一次负伤均需长短不一的时间治疗。因作战需要,他一治疗脱岗,原来的指挥位置便被其他人取代,失去了许多领兵打仗的机会。
二是单位频繁更换太多。因频繁治疗脱岗之外,他还被上级当作万金油,先后“改换门庭”,到红12军65师、64师、红四军13师、红四军军部、学校、红一军团教导师、红11军、红七军团、红10军团、挺进师等10个不同的单位任职。
求一些名气不大,但有本事的开国将领资料. 撇开将领来说有许多,如,彭真, , 等说到将领彭雪枫算作一个,只是成立前夕不幸牺牲.、杨成武都是虎将,作战能力均在,之前.这里有一个对名将听封评论:毛/泽东封将帅也有争议之处,肖克一九三三年任红六军团军团长,抗战时任一二O师副师长,三年内战任四野参谋长。王震一九三三年任红六军团政委,抗战时任三五九旅旅长,三年内战时任一兵团司令兼政委。两人从资历到战功远在徐海东、许光达之上,仅封上将。时期曾是徐海东的上级和搭档的程子华在东北手下任兵团司令,战功远在徐海东之上,仅封上将,不知心理平衡否?许光达从资历到战功均不足以封大将,许光达也颇有自知之明再三谦让,并提议由王震取自己而代之。但 为树一个破格加封的样板,就是要封。当然王震不封大将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宝鸡一战王震部队全军覆灭刘畴西,而许光达的两个旅因没参加宝鸡战役得以保存下来。 此外在 中有一人物――前红一军团代军团长陈光。此人的军事才干和战功都是,只因秉性耿直,在华南副司令员任上与司令员 大吵一架, 报告 ,经毛同意后将其禁闭在一小楼中整整三年,这种禁闭其实比坐监更惨无人道!与世隔绝、无人理睬、如同动物,不能见任何亲人、朋友、上级、下级、不能与任何人进行语言、感情交流!陈光在不堪忍受的巨
如何评价西路军的历史问题?
评价和争议
在1936年12月所写的《革命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的破产。"1951年出版的经本人审定的《选集》卷中针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的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
1981年11月22日,同谈起西路军问题,指出:“西路军过河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19年6月,经批准的《选集》第二版出版发行,新版《选集》卷所收入的《革命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对西路军的注释这样写道:"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合后,由于的积极争取,并经过、等以及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11月上旬根据和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2004年,由兰州西路军研究会编纂的《工农西路军·文献卷》由甘肃出版社出版发行。洪学智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很长时期,西路军由于被当作是'张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其史实及研究都被视为'禁区',尘封了半个世纪,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备受压抑和屈辱,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