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二十四式,各式的名称及文字描述是什么?
13.右蹬脚24式太极拳:
二十四式太极拳精讲 二十四式太极拳视频带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精讲 二十四式太极拳视频带口令
8.右揽雀尾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锤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关于“太极”迄今可见文献最早出自《庄子》。太极图式说是《庄子》“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
太极二十四式有哪些动作
十七、右下势二十四式太极拳
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式 起势 Starting Posture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Part the Wild Horse's Mane on Both Side
第三式 白鹤亮翅 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
第四式 左右搂膝拗步 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 on Both Side ,
第五式 手挥琵琶 Hold the Lute
第六式 倒卷肱 Forearm Rollings on Both Sides
第七式 左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Left Side
第八式 右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Right Side
第九式 单鞭 Single Whip ,
第十式 云手 Cloud Hands
第十一式 单鞭 Single Whip
第十二式 高探马 High Pat on Horse
第十三式 右蹬脚 Kick with Right Heel ,
第十四式 双峰贯耳 Twin Peaks
第十五式 转身左蹬脚 Turn and Kick with Left Heel,
第十六式 左下式 Push Down and Stand on One Leg-Left Style
第十七式 右下式 Push Down and Stand on One Leg-Right Style
第十八式 左右穿梭 Work at Shuttles on Both Side
第十九式 海底针 Needle at Sea Bottom
第二十式 闪通臂 Flash the Arms
第二十一式 转身搬拦捶 Turning body, Pulling, Blocking and Pounding
第二十二式 如封似闭 Apparent Close up
第二十三式 十字手 Cross Hands
第二十四式 收势 Closing Form
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六、倒卷脑.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第四组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一、起势: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腿按掌
16.左下势
17.右下势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抗日之前,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家无不尊张三丰为祖师。其原因是,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
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
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另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此种说法出自顾留馨、唐豪先生对太极拳的考证和《太极拳研究》。他们考陈王廷创太极拳依据有两点:一是有陈氏后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诗《闷来时造拳》五字。二是有陈王廷留有一篇《拳经总歌》。
据考这篇陈氏《拳经总歌》并非陈氏所。通背拳《拳经总论》除几个别字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
参考资料:
24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24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随着时代在发展,但是人们对太极拳的`热情仍然很高。太极拳是一种极为简单的运动方式,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有讲究。接下来我搜集了24式太极拳动作口诀,欢迎阅读查看。
预备势
面向南方,身体自然直立;两腿自然伸直,两脚尖向前;胸腹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两腿外侧,手指微屈微分;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口唇轻闭,舌抵上腭,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24式太极拳动作口诀
一、起势
左脚开立 两臂前举 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 跟步抱球 后坐转体 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五、手挥瑟琶
跟步展臂 后坐引手 虚步合手
六、左太极拳的健身,强身作用主要是通过内练而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活动身体,从而达到去百病,延年益寿。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下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步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 右脚内扣 上体右转 勾手收脚 转体上步
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 转体松勾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开步云手 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 转体上步 弓步推掌
跟步托球 后坐卷肱 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穿手上步 分手弓腿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 上步落手 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 转体分手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
收脚勾手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挑掌
落脚勾手 碾脚转体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D跟半步胸前抱球,@后坐举臂,@虚步分手。二十四式太极拳
跟步提手 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 坐腿握拳 摆步搬拳 转体收拳 上步拦掌
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穿手翻掌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后坐扣脚 弓步分手 交叉搭手 收脚合抱
翻掌分手 垂臂落手 并步还原
太极拳的姿势原则
对人体各部位姿势,太极拳有如下要求:头要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要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要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要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要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要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要舒展伸拔,不可弓驼;腰要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要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要向内微敛,不可外突;胯要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要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当然完全做到这些也非一时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可达到。 ;
24式太极拳是什么?24式太极拳传统中的经典
但是是简易太极拳口诀。24式太极拳是什么?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杨式太极拳架中择取20多个不同姿势动作编串而成的。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目前,在太极拳的练习人群中,练习24式简化太极拳者占有很高的比例。1996年作者对地区部分太极拳练习者进行的调查表明:参加24式太极拳练习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90.8%,是位的。由于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的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容充实、易学易练,倍受太极拳爱好者青睐,把它作为普及推广大套路是十分适宜的。 24式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地得以发展与改革,形成了不少风格独特的流派。如得陈长兴之传,杨露禅创杨氏太极拳:得杨露禅之传,吴全佑创吴氏太极拳;得陈有本新架之传,陈清萍创赵堡架太极拳;得杨露禅、陈清萍之传,武禹襄创武式太极拳:得武派之传,李亦畲创李式太极拳;得李派之传,郝为浈创郝氏太极拳;得郝派之传,孙禄堂创孙氏太极拳。新成立之后,还创编了以杨氏为基础、综合多式特点的二十四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太极拳等,以及三十二式太极剑、四十二式太极剑,还有推手项目,和杨、陈、吴、孙、武五式竞赛套路等,为太极拳运动更好地普及和提高创造了技术条件。 24式太极拳是什么?二十四式太极拳分为8组,从“起势”至“收势”,共24个动作,它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可以连贯演练,也可以选择单式或分组练习。因此,它既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太极二十四式口诀? / ?
十二、高四、搂膝拗步探马1虚灵顶劲 2沉肩坠肘, 3,坐腕舒指,4含胸拔背,5松腰敛臀 6 圆裆松胯7气沉丹田 8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宋江的军师
太极二十四式,各式的名称及文字描述
20.闪通臂第八组组
一.起式
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棚举,达于肩平.
3.沉胯按掌,落掌胯旁. 二.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丁步抱球.
2.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6.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重心后坐,分靠列采.
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第二组
四.搂膝拗步
1.旋胯摆掌,收脚举臂.
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4.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1.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转腰拧胯,虚步合臂.
第三组
六.倒卷肱
2.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2.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4.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7.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第四组
九.单鞭
2.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
1.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收脚棚园,并步合臂.
3.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
1.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转腰棚臂,弓步推按. 第五组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虚步沉胯. 十三.右蹬脚
1.提膝穿掌,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蹬脚分掌. 十四.双峰贯耳
1.转腰合胯,提膝托手.
2.落步后捋,弓步19.海底针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身体后坐,垂肘分掌.
3.蹬脚分掌,身体中正. 第六组
十六.左下式
1.摆手收脚,勾手沉胯.
2.仆步穿掌,弓步勾挑.
3.左脚碾地,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式
1.落脚摆手,勾手沉胯.
2.仆步穿掌,弓步勾挑.
3.右脚碾地,提膝挑掌.
第七组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揽园,丁步抱球.
2.猫步右棚,弓步架推.
3.身体后坐,丁步抱球.
4.猫步左棚,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1.跟步前按,坐腿后捋.
2.丁步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1.转腰搭腕,翻掌提脚.
2.猫步落胯,弓步分掌.
第八组
1.身体后坐,扣步摆掌.
2.丁步握拳,猫步搬拳.
3.转腰扣步,滚肘摆拳.
4.收脚拦掌,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1.托掌后坐,松胯沉气.
2.沉胯翻掌,弓步推按. 二十三.十字手
1.转身扣脚,弓腿分脚.
2.交叉搭手,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式
1.棚臂翻掌,松胯采按.
2.收脚并立,还原归一
二十四式太极拳做法
练习要点及规格要领:一. 起式:太极起式要自然,含胸拔背头顶悬。屈膝松腰向前看,松肩垂肘气沉丹田。
6.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二. 左右野马分鬃:野马分鬃抱球起,一前一按斜上举,弓步向前似猫行,虚实转换要清晰。
三. 白鹤亮翅:白鹤亮翅展翅娇,左按右挑至眉梢。右实左虚足尖点,沉肩坠肘要记牢。
四. 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斜中行,一手按膝一手拥。坐腕舒掌朝前打,分清虚实转换灵。
五. 手挥琵琶:手挥琵琶抱在胸,左前右后身前迎。右实左虚足跟点,沉肩坠肘要记清。
六. 左右倒卷肱:坠身退步倒卷肱,撤步足尖点地行。退步之后成虚步,转腰松胯手前拥。
演练注意事项:
1、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等达到限度的放松状态。
2、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24式太极拳特点是什么?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2、轻松柔和。
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3、协调完整。
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4、虚实分明。
太极拳要求手脚动作上都要有虚实之分,最明显的是重心的确定,分清什么时候一定要身体的位置,否则就会造成站不稳的情况。
5、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6、心静体松。
在起势之前,首先要摆正姿势4.翻掌转臂,虚步开胯.、呼吸自然、心静气和,注意力集中,要做到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做到身心合一,心无杂念,缓缓进行。
24式太极拳是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扩展资料: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武术价值、哲学价值和良好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太极拳外练全身的关节、骨骼、肌肉,内练意识、精神气质、神经功能。起初练的是动作、姿势、筋骨和皮肉,深入进去练的是意念、内气活动,从而由外至内、由内向外锻炼。
这种方式就不是简单的活动了,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人的神经系统、运动机能和呼吸系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得到全面的改善,它的健身价值是全面的、自然的、科学的。
太极24式口诀
提手提脚 弓步推掌太极24式口诀如下:
一、起势
D两脚开立,@两臂前举,3)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繁
A.D收脚抱球,@左转出步,图弓步分手
B.D后坐撇脚,@跟步抱球,图右转出步,4弓步分手。
C.D后坐撇脚,@跟步抱球,3左转出步,@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二十四式太极拳
A.D左转落手,2右转收脚举臂,3出步屈时,4弓步搂推
B.D后坐撒脚,(2跟步举臂,3出步屈时,4弓步搂推
C.D后坐撇脚,@跟步举臂,@出步屈时,@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十四式太极拳
D跟步展手,2后坐挑掌,3)虚步合臂
D两手展开,@提膝屈时,3)撤步错手,(4)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倒卷脑
D两手展开,@提膝屈肘,@步错手,@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D右转收脚抱球,@左转出步,@弓步棚臂,4左转随臂展掌,5后坐右转下捋,6左转出步搭腕,团弓步前挤,8后坐分手屈肘收掌,9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右转分手,@回体重收脚抱球,@右转出步,4弓步棚臂,Q右转随臂展掌,@后坐左转下捋,の右转出步搭手,8弓步前挤,9后坐分手屈时收掌,(0二十一.转身搬拦锤弓步推掌。
九、单
D左转扣脚,2右转收脚展臂,3出步勾手,@弓步推举
十、云手
D右转落手,@左转云手,@并步按掌,@右转云手、5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D斜落步右转举臂,@出步勾手,3弓步按掌
D跟步后坐展手,@)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D收脚收手,2左转出步,3弓步划弧,@合抱提膝,5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D收脚落手,2出步收手,3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D后坐扣脚,@左转展手,@回体重合抱提膝,@分手脚
十六、左下势
D收脚勾手,@蹲身仆步,@穿掌下势,@撇脚弓腿,扣脚转身,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D落步落手,@跟步抱球,@右转出步,@弓步推架
6后坐落手,@跟步抱球,团左转出步,8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D跟步落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D收脚举臂,@出步翻掌,3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0后坐扣脚右转摆掌,@收脚握拳,@垫步搬捶,4跟步旋臂,6出步裹拳拦掌,@弓步打拳二
二十二、如封似闭
D穿臂翻掌,@后坐收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D后坐扣脚,(2右转撒脚分手,3移重心扣脚划弧
D收脚合抱,2旋臂分手,3)下落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