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旁,一竖,反文旁下一个月字(繁体字来的)
注音:ㄒㄧㄡ部首:月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WHTE
单人旁一个午_单人旁加个午字念什么
单人旁一个午_单人旁加个午字念什么
仓颉:OLHB,郑码:NIRQ,四角:27227,笔顺:ノ丨丨ノフ丶丨フ一一
1.修饰:装~。~辞。
2.修理;整治:~车。~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好。
3.写;编写:~函。~史。~县志。
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养。~业。进~。这学期多~了两门课。
5.修行(迷信):~炼。~仙。
6.兴建;建筑:~建。~水库。新~了一条。
7.剪或削,使整齐:~树枝。~指甲。
8.指修正主义:反~防~。
9.姓。
10.高、长的意思。
11.引申为遥远、美好之意。
12.旧时有指教学的酬金的说法。
相关组词:
1.束脩[shù xiū]
扎成一捆(十条)的干肉。是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酬礼。后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脩(xiū):干肉。
2.脩远[xiū yuǎn]
长远,辽远。多指道路。
3.脩竹[xiū zhú]
所以,午的打法是TFJ。高高的竹子。
4.脩筠[xiū yún]
修竹,长竹。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5.脩士[xiū shì]
行纯洁的人。
这个繁体字是脩,现代简化字是修。
修,汉语常用字,读作xiū,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
现意思有装饰,使完美;整治,恢复完美;剪或削;兴建,建造;编纂,撰写;(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长(cháng ),高;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也可作为姓氏。
部首是亻部,笔顺是撇、竖、竖、撇、横撇/横钩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捺、撇、撇、撇,共9画。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修订、修筑、修建、修葺、修缮、修女、修造、保修、自修、修行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缓慢、从容。修,篆文=(攸,“悠”的省略)+(彡,赋形着彩),表示细心从容地上色。
修字形体最早见于《说文》小篆,但其初形则是攸字。攸字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在秦汉文献攸修二字仍然通用不别。
由此可知,修字初文本作攸,攸之古体,像人持物洗刷人之尘土污垢之形,“ミ”即“彡”旁,攸本为会意字。至战国文字仍用攸为修,至秦汉时代オ产生修字,可能是攸字所从之“ミ”形讹为“I”形看不出表示文彩、光彩之意,故又加“彡”以显示字义。
二、相关词语解析:
1、修订
1)拼音:xiū dìng
2)释义:指的是对文件、书籍、文稿、图表等的修改整理并装订成册。
2、修筑
1)拼音:xiū zhù
2)释义:修缮建筑;修建。
3、修建
1)拼音:xiū jiàn
2)释义:指用砖、瓦、木料、水泥、砂等建造。
4、修葺
1)拼音:xiū qì
2)释义:指修理(建筑物)。
5、修缮
1)拼音:xiū shàn
2)释义:指修理,修补。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读音:xiū
意思:
1、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原义为干肉,古时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
2、同“修”。修饰;修理;整治;(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
引证:两汉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并序》:脩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组词
1、束脩[shù xiū] 扎成一捆(十条)的干肉。是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酬礼。后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脩(xiū):干肉。
2、脩薄[xiū báo] 指长长的丛生的草木。
3、脩立[xiū lì] 举办;创立。
4、脩下[xiū xià] 谓下身长。
5、脩上[xiū shàng] 谓上身长。
6、脩德[xiū dé] 修养德行。
7、脩闾氏[xiū lǘ shì] 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一、脩的释义:
1、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原义为干肉,古时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金。束~。
二、拼音:xiū
三、部首:月
四、笔画: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钩、横、横
相关组词:
1、脩股[xiū gǔ]
古代传说中的国名,民皆长腿,故名。
2、自脩[zì xiū]
见“自修”。
3、聿脩[yù xiū]
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4、脩仪[xiū yí]
5、脩檛[xiū zhuā]
一、脩的释义:
1、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原义为干肉,古时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金。束~。
二、拼音:xiū
三、部首:月
四、笔画: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钩、横、横
脩的相关组词:
1、脩股[xiū gǔ]
古代传说中的国名,民皆长腿,故名。
2、自脩[zì xiū]
见“自修”。
3、聿脩[yù xiū]
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4、脩仪[xiū yí]
5、脩檛[xiū zhuā]
左边一个单人旁右面一个主字多一横的字都是有哪些?
chǔ部首:木部外笔画:4总笔画:81。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砧~。● 隹
zhuī ㄓㄨㄟˉ
1. 短尾鸟的总称。
2. 柘实。
● 隹
cuī ㄘㄨㄟˉ
◎ 〔畏(wèi)~〕古同“巍崔”,高峻。
● 隹
wéi ㄨㄟˊ汉字:脩
◎ 古同“惟”,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
木字旁一个午读什么
木字旁一个午,杵,读作“chǔ”,三声,音同“清楚”的“楚”
意指一头粗一头略细《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的木棒。成语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杵杵
铁杵2、同“修”。磨成针,杵
chǔ
一个单人旁一个的中读什么
仲:zhòng1.张目仰视的样子:~盱。
简体部首:亻
是脩字,读音为: xiū解释:
1.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
基本释义
1.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
一个单人旁念什么?
古同“你”。“亻” 读音 rén
拼 音 rén
部伯仲之间 首 亻
笔 画 2
五 笔 WTH
基本释义
同“人”。用作偏旁。俗称“单人旁”。
百科释义
亻(rén)是一个汉字部首,同“人”,俗称“单人旁”,用作偏旁,笔画数由两画。
单人旁一个中是什么字
释义:单人旁一个中是什么字——:仲 [ zhòng ] 。
仲【解释】
1. 兄弟排行次序二 :~兄。~弟。
3. 姓。
【组词】
[ 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不多,难分优劣。
伯仲叔季
[ bó zhòng shū jì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一时伯仲
[ yī shí bó zhòng ]指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 伯仲,指兄弟。
不分伯仲
[ bù fēn bó zhòng ]分不出第二。
仲弓
[ zhòng gōng ]春秋 鲁 冉雍 的字,也称 子弓 。
仲达
[ zhòng dá ]三国 魏 司马懿 的字。 多谋略,善权变,为 魏 重臣,后专国政。其孙 炎 篡 魏 建 晋 ,追尊 懿 为 宣帝 。
仲桥
[ zhòng qiáo ]桥名。在 陕西省 醴泉县 东北。
仲态
[ zhòng tài ]双原子分子的一种状态,其中两个核的自旋是逆平行的。
仲吕
[ zhòng lǚ ]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 yǒu zhòng ]指八月。
仲舅
[ zhòng jiù ]母亲的弟弟。
仲月
[ zhòng yuè ]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 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唐 钱起 《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霁春雨,香风生田。”宋 陆游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
仲尼3.姓。
[ zhòng ní ]孔子 的字。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史记·孔子世家》:“ 纥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仲宣
[ zhòng xuān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 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仲子
[ zhòng zǐ ]1.对兄弟中排行为第二者的尊称。《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高亨 注:“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称仲。” 2.犹次子。 宋 王安石 《示平甫弟》诗:“万樯如山屹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仲衍
[ zhòng yǎn ]相传是 皋陶 子 伯翳 之后,人头鸟身。
仲家
[ zhòng jiā ]旧指布依族。
仲云
[ zhòng yún ]古代部族名。
仲理
[ zhòng lǐ ]汉 杨伦 的字。
仲商
[ zhòng shāng ]即仲秋。
一个单人旁的生僻字
儞拼音:ěrnǎi《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会稽刻石之文有‘德恵脩长’,或作‘修长’,而原刻石作‘攸长’,诸家皆以通说之,实则攸修为古今字,本无区分。”nǐ部首:亻,部外笔画:14,总笔画:16 ; 繁体部首:人,部外笔画:14,总笔画:16
儞 ni三声
辞海里面没这个字
上午的午的五笔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读音:[wǔ]
拼 音 zhòng部首:十
五笔:TFJ
释义:
1.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2.用于计时:~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间。~饭。~睡。~休。~夜(半夜、子夜)。
3.古同“忤”、“迕”,逆,背。
午是地支的第七位,它是一个二根字,打法如下:
个字根——一撇一横,在T键上。
第二个字根——十字,在F键上。
识别码:末笔为竖,是上下型字,所以取二区第二个键,即J键。
五笔输入法与汉字的横、竖、撇、捺、折这五种基本笔画和汉字的字形结构有密切联系,在五笔输入法中,横、竖、撇、捺、折这些笔画与单人旁、提手旁、宝盖头、四点底等部首配合使用,可以很方便地把汉字输入到电脑中。汉字中的偏旁部首在五笔里面叫做字根,五笔输入法精心选择了一百二十五个字根组字,并制定了几个汉字的拆分规则,我们只要记住这些字根所对应的按键,以及输入法中所制定的规则,也就学会了五笔输入法。五笔字型的字根“一”在键盘上的G键上,字根“大”是D键上的键名字。如果要输入“天”字,按照五笔字型的拆字规则,“天”字由“一”和“大”合成,只要我们击打键盘上的G键和D键,“天”字就会出现在插入点闪烁处。
五笔输入法的特点是重码少,基本不用选字,字词兼容,字词之间无需换挡。同时,由于五笔输入方法对字根进行了优选,字根在键盘上的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反复实践修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经过指法训练,每分钟可以输入120到180个字。用五笔输入法打出一个字,与手写极为相似,如果把字根比作积木,用五笔打字就成了类似儿童拼积木一样的游戏,类似英语中的alphablocks。
"午"的五笔是:TFJ
五笔。撇,横,横,竖。
tfj就行,你找个五笔打字的软件很好打的,如陈桥五笔,五笔什么的,不会打五笔就打拼音,这些都是直接转换的
直接在键盘上打tfj就可以了,如果只知道部分部首的话,其余可以用“Z"代替。
“午”的五笔打法:tfj
或者也可以直接打“上午”:hhtf
TFJ的j,是末笔字型识别码 五笔把午字看成上下结构,一笔是一竖,识别码就是竖区的第二个键,就是j
午的五笔字形码是:tfj
午,,,,t f j
uch as power consumptio
一个单人旁一个揠的右半边是什么字
酉仲偃,音yǎn。仰卧,引伸为倒下。
偃旗息鼓:成语,出自晋朝
陈寿
翊军将军
。裴松之
注引《
赵云别传
2.在当中的:~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裁(居间调停、裁判)。》:“云入营,更
大开门
,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左边目字,中间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主多一横什么字
翻译:可是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的座马又身染玄黄之疾。“睢”。
古女官名。相关字义:
睢:多音字,读suī或huī
一、suī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
3.见“恣睢”。
4.姓。
二、huī
2.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扩展资料
睢字的“隹”指“(鸟头)尖锐”。“目”指目光。“目”与“隹”联合起来表示“目光尖锐”。睢,也是地名,在今河南商丘,以居地为姓。
地名:
1.睢宁县: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汉时建睢陵县,隋时,撤消睢陵县。金兴定二年(1218年)始置睢宁县。
2.睢园:又称梁园,指西汉梁国梁孝王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建造的菟园,园中多竹,为宴集文士之所,在文中借指滕王阁。
相关词语:
1.恣睢: 放任自得貌。放纵暴戾。谓文章气势豪放。
2.游睢 :释义是学藻绘之彩。
3.睢呿:谓张目则事物纷杂,开口则语言繁复。
4.睢剌:乖离不正貌。
5.关睢:水鸟叫声。
参考资料来源:
睢拼音:huī suī
简体部首:目
五笔:HWYG
总笔画:13
解释:
[huī ] 1.张目仰视的样子:~盱。
2.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suī ]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
3.见“恣睢”。
4.姓。
有两个读音,
见得最多的是念“sui”,如人名:范睢;地名:河南睢县。
[ suī ]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
3.见“恣睢”。
4.姓。
[ huī ]
2.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睢是个多音字.读hui(一声)或sui(一声)
恣睢的睢(sui声)恣睢放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