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ZCS》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ZCS》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第7节内容,本节课教学认识“ZCS”三个声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3个:学会Z、C、S,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准确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正确书写Z、C、S。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情景学习拼音,结合课本情景图灵活教学,激发学生相像,创设教学情境。整体教学效果明显,师生充分互动,学习过程轻松流畅。现结合本节课谈一谈部编版教材拼音教学的策略。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案例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一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案例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具有立德树人、幼小衔接、全面启蒙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的编排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拼音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难点,教学时间长、内容枯燥,或许问题不在汉语拼音本身,而在于还没有找到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应把拼音定位为工具,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四个单元减少到目前的两个单元,体现了拼音为学生识字服务的定位。“课标”关于拼音教学有“三个降低”的要求---降低记的要求、降低拼读的要求、降低书写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目标就应有相应的调整,做到正确书写,熟记字母表就足够了。
二、新教材关于汉语拼音的编排方式包括字母、情境图、音节、儿歌、拼音书写等部分。那么,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这一辅助性学习工具呢?
教材中的情境图画面精美、完整,文质兼美、色彩鲜艳,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故事情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读懂情境图,学生重构情境图,这样一定会使枯燥单调拼的汉语拼音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ZCS》中配有一幅师生课堂学习的情境图,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先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着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编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课堂上小熊老师在黑板上认真写字,小刺猬同学们在认真听课,窗外树叶上蚕宝宝正在吐丝。随后,老师让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声母宝宝都藏在这幅图上,小朋友能找到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像发现一样十分激动,纷纷举手发言:“小熊写字ZZZ,像个2字ZZZ”“像个刺猬CCC,像个半圆CCC”“春蚕吐丝SSS,半个8字SSS”。教材中插图是无声的语言,整合的情境图能提示字母的形状,教师可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建立字母形的联系。
通过教学实践得知,教师利用教材中情境图能加深学生对拼音的印象;在教学拼音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乐于学。
三、带调拼读音节是部编版教材的特色。教材中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教学效率,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各种事物来发音。
在学习拼读三拼音节“zuó”时,老师先三拼连读“z-u-ó”,左右的左”,学生再跟读,帮助学生发音。接着,老师让学生以“小老师”带读、个别读、小组读的学习方式,练习拼读三拼音节“zuó”。教师相机出示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同时让学生观察“z-u-ó,zuó”的颜色:z是紫色,提醒学生声母应该要读清楚;u是浅灰色,提醒学生介母应该读得轻短一些;ó是鲜艳的红色,提醒学生韵母应该读得响亮大声,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带调拼读音节,以组合的方式呈现音节,横向同声母,纵向同韵母,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果。
四、从声母学习开始,每一课都附有一首儿歌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拼音。儿童与生俱来地对语言的节奏、韵律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拼音教学中采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拼音,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感到有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容易学会。
学完Z、C、S后,教材用儿歌《过桥》加以巩固,儿歌生动活泼地讲做数学题的过程,每行末尾的字押韵,“道、桥、了”押的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四、做、错、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声母z、c、s。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朗读,分为男女生读、小组读、加动作表演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语言积累,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在儿歌的选择上,新教材注重了传统文化和儿歌语言发展的价值和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就是要使儿童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得以生长。”同时,用顺口溜来学习拼音也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方式。
五、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体会到了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主线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均衡递进。汉语拼音教学还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材,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
一年级语文《i u v》教案设计
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现在我一则教科版一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仅供参考!
《 i u v 》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读i u ü三个单韵母的四声,要求准确熟练地读带调韵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iuü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声。
教学难点 i在标调时头上去点,ü在标调时头上有点。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 2.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新的字母iu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iuü,并用清晰、洪亮的声调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
(一)出示图1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衣的音学习i)
讲:衣服的“衣”的发音与字母i相同。发音时,把嘴轻轻地张开一点,嘴唇不圆。
教师范读i
学生学读i (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i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衣服中间的一条花边和边顶上的一枚扣子,形状与i相似。)
教儿歌:一竖占中格,一点在上边。
(三)指导书写
讲:i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小竖要占满格,然后在竖的头上离开二线的地方写小点。
(书写时要注意,圆点不要点得又大又黑否则作业显得又又乱。)
二、学习字母u
(一)出示图2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乌鸦的“乌”,学习u)讲:乌鸦的“乌”的发音与字母u相同,发音时把嘴唇收成圆形,使中间留一个小孔。
教师范读u
学生学读u
(齐读,个人读,分行读等)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u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学生应答出,图上乌鸦的窝的样子与u相似。)讲:从字形上看u有些像喝水的杯子。
教儿歌:u像一个茶杯子。
(三)指导书写
讲:u的笔顺是先写“”,再写“”,要写在中格。课中休息:方法同课。
三、学习字母ü
(一)出示图3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鱼的音学习ü)
讲:把鱼的音平读就是ü。发音时,口腔近似闭拢,双唇撮成一个小圆孔。
教师范读ü。
学生学读ü。 (有时学生读不准音,可以先发i的音再把嘴唇拢圆就可发出ü的音。)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ü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鱼嘴与上面吐的两个泡泡合起来很像ü。)
教儿歌:ü像小鱼吹泡子。
(三)指导书写
讲:ü占中格和上格,先写u,再写头上的两点。(写ü的两点时,要把两点的位置略微向中间靠拢一点,这样写出的字母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拼音卡片读字母(注意把六个单韵母穿插练习) 3.练习写字母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会了iuü的读音和写法,我们还要学会它的四声。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大家先来复习一下a o e的四声。
一、复习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1.有序地读四声。
2.无序地读四声,特别注意二声的'读法。
二、学习iuü的四声
板书: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讲:i在标调的时候要去掉头上的小点。
ü在标调的时候不能去掉点,因为ü去掉点就和u一样,所以不能去点。
练习读:
1.按顺序读iuü的四声。
2.给合日常生活的一些音和字进行练习。
衣服的“衣”(yī) 阿姨的“姨”(yí) 椅子的“椅”(yǐ) 容易的“易”(yì)
乌鸦的“乌”(wū) 姓吴的“吴”(wú) 五个的“五”(wǔ) 耽误的“误”(wù)
小鱼的“鱼”(yǘ) 下雨的“雨”(yǚ)
3.打乱顺序读四声。
4.加进aoe的四声进行练习。
5.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课中休息:
把拼音卡片发到同学们手里。
1.拿一声卡片的同学起立,分别读手中的卡片。
2.拿二声卡片的起立,方法同上,以此类推。
3.拿a卡片的起立按顺序读卡片。其它卡片同a。
三、指导iuü四声的写法
注意:当字母的书写需占一、二格时,不要把上格占的顶了一线。
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与评析
一、整体感知,导入课文
1、(出示蚂蚁和蝈蝈的)问:小朋友还记得这两位昆虫朋友吗?
2、口头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和-----------------。 夏天,蚂蚁-----------,蝈蝈----------------; 到冬天,蚂蚁--------------,蝈蝈--------------------。
3、那么课文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具体描写下来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蚂蚁和蝈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齐读课题。 评析: 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请了文中的角色及条理。而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无疑又是一次写字的言传身教。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情境一:贴出太阳、知了满树的同时配上知了叫声的录音 (一)学习自然段
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 出示:夏天真热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个别读、齐读。
2、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齐说(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齐读。
3、我们瞧,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看图说话。
4、你也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的场面,好吗?(小组内表演) (1)指名戴头饰表演,老师叙述: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 (2)请生再试,其他学生朗读句子。(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5、你认为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说的真好,能向你说的那样读出来吗? 评析: 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充分运用声音、等直观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形象场景,能引发学生朗读课文的情趣;结合理解内容,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适时进行朗读训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别小看头饰的作用,它能把儿童带入文章的情境中,和课文产生共鸣。 有学生认为小蚂蚁太热了,读时强调“满头大汗”,有学生强调“有的,有的`”,他认为这样可以看出小蚂蚁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学生把重音放在“个个”上,强调蚂蚁没有偷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表演中既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又体会到了小蚂蚁的辛苦;指名读时,既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了的语感。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出示)看图说话:这是几只什么样的蝈蝈?指名说。
2、(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3、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请大家看下面一句话。(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请和你的小伙伴,一个读句子,一个表演,好吗?生练习读、表演。指名同桌读。
4、这几只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谁也能用“自由自在”来说一句话?谁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么?
5、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我们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出示这一节)指名读 评析: 挖掘教材的空白,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这一环节通过在表演中理解蝈蝈的自由自在,在练习说话中对“自由自在”的体会更深刻,从而为学生的个性朗读奠定了基础。 情境二:出示,播西北风呼呼的声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听后你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来读?一起读。 评析: 把握儿童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为学生兴趣盎然地思考,理解作了准备。)
2、看图,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哪里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出示)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
3、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出示)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谁愿意先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的感觉。)
6、我想请各小组合作演一演,看哪个小小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谁把刚才小朋友们想象的话都用上。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评析: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表演,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愉快,就象小蚂蚁一样,我们唱首歌赞美一下它们吧。唱《黑蚂蚁》。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读成语歌。 评析: 新课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此处教学安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后面“熟记成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吗?句式训练:我想对蚂蚁说___。我想对蝈蝈说_____。
4、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齐读。
5、学到这儿,你认为到底谁傻呢?(此时的课堂达到,学生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评析: 此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探究、争论的兴趣。我们说,要向孩子们灌输一个统一的结论并不难,可贵的是孩子们所经历的思索、探究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向书本挑战的能力,这种不人云亦云的思考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思考,充满了创新精神。只有这样的读书,才能充分展示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我们的课堂才会涌动生命的活力。 四、想象作画,延续热情。
6、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辣地烤着 ,这时候,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课后用你的画笔画出来,并讲给周围的人听一听,好吗? 评析: 讨论会情境的设置,加强了本文的教育意义。画一画,既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同时也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内化。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一年级学生比较贪玩好动,那么老师们要如何上好语文课外阅读这堂课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童谣,让学生感知童谣的特点:篇幅短小,富有韵律,充满童趣。
2.通过学习童谣,欣赏童谣,歌唱童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童谣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课件
2.学生:一本童谣书
教学过程: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走进童谣
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课间播放:《春天在哪里》
听出来了吗?歌里唱得是什么呀?(春天)
2.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瞧,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柳枝抽出了嫩芽随风飘动,小花小草争先恐后地装扮着大地妈妈,满树盛开的花儿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一切都向我们预示着春天来了。
3.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春天美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美的文字,就是描写春天的,出示:
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
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
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
想读吗?自己看着拼音试着读一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得不错。看一看这段话,一共只有六行,每行大约六七个字,十分短小。谁再来读一读?这次能不能一边读一边打节拍呢?(师评:哎哟,这么一读,还真有节奏呢!)
多美的春天呀,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
(相机点评,你还看到了什么?再闻一闻呢?)
师点评:此时,一幅美丽迷人,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可真有趣!瞧,只有六行短短的文字就把一个春天都装在里面了,真不简单呀!读到这里,你们一定更喜欢这段文字了,再读一读吧,这次带上感情,再配上点动作,一定能读得更好!(配乐)
4.像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就叫它“童谣”(指课题),其实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儿歌”。
5.朋友们,的时候,你们一定跟老师、爸爸妈妈学过不少童谣吧?愿意给我们大家念一首吗?(指4人汇报)
相机点评:这不是一则谜语吗?大家猜出来了吗?这是绕口令吧,真不简单,能再快一点吗?……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二.学童谣,赏童谣
1.师述:刚才小朋友们念的童谣都来自于生活,童谣有的描写动植物,有的是有趣的谜语,有的是逗人的绕口令,有的是滑稽的颠倒歌,可有趣了。
2.学童谣
出示小猴 、瞧,谁来啦?
小猴这是怎么啦?赶紧读读这首童谣吧!(生自由读)
课件出示童谣:小猴子,真淘气,
看见蜜蜂想吃蜜。
爬上树,掏蜂窝,
馋得口水流一地。
小蜜蜂,不客气,
蜇得小猴哭啼啼。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啊?(淘气)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有意思吗?那就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送走了淘气的小猴,接着谁回来呢?(指两人猜)
想知道吗?课件出示谜语童谣:圆脸蛋,金灿灿
一脸芝麻全长遍,
不怕太阳天天晒,
抬头绕着太阳转。
读一读,看谁先猜出来?
猜出来了吗?(向日葵)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一首谜语童谣,你会读了吗?(指名读)
齐读。
这里有一首童谣。
课件出示童谣: 问答歌
谁会飞?鸟会飞。 谁会跳?兔会跳。
鸟儿怎样飞? 兔儿怎样跳?
拍拍翅膀向前飞。 前腿蹦蹦后腿跳。
谁会游?鱼会游。 谁会爬?虫会爬。
鱼儿怎样游? 虫儿怎样爬?
摆摆尾巴摇摇头。 六条腿儿慢慢爬。
谁把题目读一读,问答问答,有问有答。这首童谣提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赶紧读读吧!谁来问?谁来答?(指两人读)
还有谁想问?这次你可以向全班小朋友提问!全班小朋友在回答的时候不仅要能说出,还要配上动作,能行吗?
3.赏童谣:
课件出示童谣: 颠倒歌
吃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出了门口向东走,
碰见一条人咬狗。
拿起狗来砸砖头,
倒被砖头咬一口。
为什么叫“颠倒歌”呢?让我们一边听一边看。
知道了吗?
这是一首什么童谣?(绕口令))还有些童谣我们可以一边做游戏一边唱呢!《找朋友》
你们瞧……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三.读童谣,唱童谣
1.原来童谣的内容这么有趣这么丰富,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谣吗?那就打开手边的童谣书,选择一首你喜欢的童谣和四人小组的小伙伴读一读,待会儿还可以上来读给大家听。
谁愿意把你新学的童谣和大家分享?(指名汇报)
2.其实,童谣不仅可以读,唱起来也很动听呢,,就让咱们亮开嗓子尽情的歌唱吧!愿快乐的童谣陪伴你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生唱童谣:《我和小树来比赛》
边唱童谣边下课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怎么写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
学习网触屏版 2012年10月08日 14:11:16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学习网小学频道 一年级语文教案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