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主要是因为清朝信奉,的装饰就是佛珠!
清朝几品官带什么朝珠(清朝几品官能上朝)
清朝几品官带什么朝珠(清朝几品官能上朝)
清朝几品官带什么朝珠(清朝几品官能上朝)
清朝官员的脖颈上,所佩戴的串珠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装饰品,这串珠子叫做“朝珠”,是清朝官员们身份的象征。
一串朝珠共有108颗珠子,以佛头为首,每串27颗珠子便穿入一颗大珠,大珠也叫“分珠”,每串朝珠上有4颗“分珠”,四颗分珠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108颗朝珠还对应着12生肖、24节气和72天候。
分部在朝珠中的三颗绿松石,象征着早、中、晚三个时段和上、中、下三个旬期。朝珠的用料和大小长短,代表了官职的高低。(或玛瑙、或蜜蜡,官职不同,朝珠的用料也不同。)
朝珠的用料十分讲究,而且在材料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规定。
一品官员(正、从)——嵌朝珠,象征着高尚与仁爱,象征着清朝一品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与仁爱的精神。(然而并没有……)
二品官员——嵌红珊瑚朝珠、佩顶子
三品官员——嵌蓝宝石朝珠(同上)
四品官员——嵌青金石朝珠
五品官员——嵌水晶朝珠
六品官员——嵌砗磲朝珠(一种洁白如玉的贝类制作而成的宝石,是七宝之一。) 七品、八品、九品通用黄金。
清朝官员在升迁或者被贬职时,与其品级所相应的朝珠必须上交朝廷。
在清朝,朝珠不可以作为私人收藏,不可以故意毁坏,不可以私自打造, 官员们必须在穿着朝服时才可以佩戴朝珠,不佩戴朝珠时要将其妥善保管,对朝珠和朝服不敬,就是对大清不敬。
事实上朝珠乃是清朝朝服文化的一部分!
朝服又称朝袍,是清朝官员身份的象征,即官员们在上朝和办公时所必须穿着的服装。
“朝袍”并非清朝,早在周朝便有了“朝袍”的传统。
上朝朝袍和上学校服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大不相同……毕竟老师们没有判决斩立决的权力。
清朝官员的朝袍分为两种,种是礼服,朝服袍、吉服袍,都属于礼服,各有春、夏、秋、冬四套。
礼服是过年过节或者参加皇家聚会时穿着的衣服,因此朝服袍和吉服袍,一年里也穿不上几次。
官服之中最有讲究的是第二种——朝褂。
朝褂,因其胸前、后背各有一块像补丁的图案,所以又称“补子服”。
(清乾隆时期,在南城区有一个地方叫做“补子胡同”,这个胡同就是的地方)
朝褂是封建下,等级制度的体现,官员的品级不同,朝褂上打补子的图案也不同。
补子服又分为“文官和武官”两种。
文官一品的补子服图案是海天仙鹤;
武官一品的补子服图案是青蓝麒麟;
文二是鸣天锦鸡,武二是金毛狮子; 文三是向天孔雀,武三是斑斓猛虎; 文四是褐背云燕,武四是黑斑花豹; 文五是海涯白鹇,武五是白腹黑熊; 文六是蓝嘴鹭鸶,武六是金眼花彪; 文七是锦毛鸂鶒,武七、八是蓝角公牛; 文八是无尾鹌鹑; 文九是双尾练鹊,武九是蓝海白马。
在清朝时期,朝珠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官员都要带着?
这是一种清朝特殊礼仪,朝中大臣在上朝或参加重大活动时都要佩戴朝珠,就像现代人参加重要场所时要穿西服打领带一样,都是礼仪的一种表现。
区分官职的,因为官员太多了,和太监可以利用朝珠迅速分辨职位和职务吧
朝珠是区别各级官员的官职。和古代的乌纱帽,和上朝的服饰是一样的,是区别官职的三大象征。
清朝几品分别带什么材质的朝珠?
按清《会典》规定,自、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
朝珠用东珠,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绿松石珠,均明黄绦。
皇后、皇太后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均明黄绦。
皇贵妃、贵妃、妃朝服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明黄绦。
嫔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
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金黄绦。
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石青绦。
民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蜜珀随所用,石青绦。
皇子福晋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
亲王福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均同。贝勒夫人、贝子夫人、镇国公夫人、辅国公夫人石青绦。
品官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命妇五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道、侍卫均可用朝珠,以杂宝及诸香为之。礼部主事,太常寺博士、典簿、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鸣赞,光禄寺署正、署丞、典簿,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在庙坛执事及殿廷侍仪时准用,平时及在公署则不许用。内廷行走人员不分品级均可用。这种制度到后期逐渐放松,晚清时连捐纳为科中书(从七品)者也挂朝珠。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这可以说是皇上对不同官职的不同恩赐。
清朝几品官员戴琥珀朝珠?
朝珠除了东珠是有特定规定以外。其他材料的是没规定的。不同材料的朝珠有在不同时候带。朝珠所带的数量才有规定。但你说的不规范,琥珀是杂宝中的一种。而琥珀中的蜜蜡确只有公,伯,侯以上的才带,也就是起码2品以上的官员了。5品以上的是不能用蜜蜡,但可以用其他琥珀。
朝珠原是数珠的发展,清代祖先信奉,梵文称满洲为“曼珠”的转音,徒对清朝有“曼珠师利”大之称,“曼珠师利”就是菩萨。因此,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数珠有渊源。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妇凡穿朝服或吉服必于胸前挂朝珠。朝珠是清代特有的冠服配饰之一,其质料考究,配戴亦有规定,鲜明地体现了清代满族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点。
清朝官员带的朝珠怎么分等级?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另外侍卫和京官一串在左朝珠由108颗珠子贯穿而成,挂于颈上,垂在可有东珠、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两串在右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所赏赐的物品。胸前。朝珠的质料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翡示身份和地饰品,但一般官员和不能等,均为女。另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戴法男女有别,两,称背云.
朝位的标志之一,平民在任何时候都不许佩挂。品。由于清朝笃信藏传,凡、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记捻”。按清《会典》规定,自、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
朝珠据说象征著四季,而朝珠的质料也不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等。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在朝珠两侧,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为“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同
清代朝珠拍卖纪录排行榜:
1.清十八世纪御制东珠朝珠估价800-1200万成交价6786万2010-04-08
2.清御制翡翠朝珠项链(“黄仲涵项链”)估价1600-2600万成交价2300万2011-06-05
3.清乾隆御制东珠朝珠估价600-800万成交价1322.5万2011-06-06
4.清中期伽南香朝珠串估价50-70万成交价316.25万2013-06-02
5.清乾隆伽楠香朝珠串估价60-100万成交价230万2013-12-06
6.一品朝珠估价100-100万成交价220万2007-12-01
朝珠中以东珠最为珍贵,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所谓东珠,是产自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河珠,质地圆润,色泽晶莹,极为稀罕。清太祖努尔哈赤曾说:“鸭绿江自山南西流入辽东之南海,混同江(松花江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其特产东珠受到格外珍视钟爱,将其用于朝珠,是清朝统治者籍此以表示对发祥地和祖先的尊崇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秉支流)自山北流入北海,爱滹江东流入东海,三江孕奇毓异,所产承。珠玑为世宝重。”可见东珠何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