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好街舞有什么基本功
1.一部分学生音色好,领悟歌曲的内涵能力强,能歌善舞。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上课时多多领用他们带动其他学生歌唱,并多用正确方法演唱歌曲尽量让他们充分深入到歌曲中来,教他们如何用声音来表达歌曲所蕴含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搞文艺活动时,可安排他们来编排歌舞节目。跳好街舞有什么基本功
下面哪种方式可以训练乐感?()_下面哪种方式可以训练乐感
下面哪种方式可以训练乐感?()_下面哪种方式可以训练乐感
5 12 34 │5 1 1│6 45 67 │1 1 1│4 54 32│3 43 21│7 12 31│2— —‖ 像这样把一首小乐曲做细致地处理,并作为一段时间的练习曲,对于学生演唱完整大型的合唱作品,表现更丰富的艺术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准备。 所谓“以情带声”的教学法也体现在此。
街舞成为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舞蹈,很多人都在自学街舞,那么跳好街舞有什么基本功要求呢?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要有个健康的身体,要有一定的力量。 练习街舞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在练习街舞前就应该先把身体素质练好,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做漂亮的动作。这里的力量包括臂力、腰力、腹部力量和腿部力量等。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练习力量的方法:
1、手臂力量训练俯卧撑-仰面撑-倒立丰富的和声色彩,交织的声部进行,是合唱的主要魅力所在.而和声音准对少儿合唱训练来说,无疑是重点和难点.有许多老师往往采用孤立的单声部学习,在完全熟练之后把两队人马凑在一起,唱准了,互不干扰就算完成.其实,从长远目标来看,如果想不断提高合唱团的表现能力,演唱更大一点的作品,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内心乐感,培养把握和声音准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抱着这样的育人观念,就不仅要训练学生唱,更重要的是训练听,以及和声理论知识的了解.但是这种理论学习不是一节课系统地灌注知识,而是每次实践练习,日积月累,从感性到理性地逐步深刻理解.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和声音准来表现作品.俯卧撑。一天4-8组,每组20-70个,时间间隔不要超过3分钟。
2、腰部和腹部力量练习。仰卧起坐,一天2-5组,每组20-40之间,这种必须是要手和脚一齐起来的,也就是说你起来之后身子是V字形状。
3、腿部力量训练。蹲跳【蛙跳】,是负重【一般10公斤】也就拿点东西,每次20-40个,一天两组跑步,一天一次,一次2000米到5000米。分为慢速跑--中速跑--快速跑--这也是锻炼耐力的'一个方法。
(二)要培养乐感,节奏感。 练习乐感要平时多听街舞音乐,要跟着街舞音乐跳,听多了,练习多了,慢慢乐感就有了。练习时可以开始先找一些节奏适中又稍微有点变化的曲子,先学会用脚去点拍子。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脚步要清晰,压拍要准确。等到了自己觉得很自如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有点难度的音乐,更快更多变的节奏。
(三)要有好的协调性。 协调性练习包括控制力、平衡力和耐力训练热身训练。协调性对于一个舞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跳舞前的一个基础练习。跳街舞也是一样,身体的协调性也非常重要。建议学街舞学习中要重视协调的锻炼。练习协调性的动作有横过比如: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前后跳、侧跳、方形跳等。 ;
构成一个人的乐感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下面哪一项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音色、节奏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三)
如果你对这个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练习完闻花后,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小狗喘气练习,想象小狗跑累了后的状态,快速吸入呼出,腰腹部是弹动的,舌头像小狗一样微伸,张开嘴巴,进行练习,嘴巴口腔张多大呢?(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指头竖起来的宽度)刚开始时,每组坚持30-40秒,每天练习3-5组,后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气息越来越灵活。
少儿合唱训练方法
4,用多种方式培养聆听能力各种发”咝”的练习是横膈膜的热身。但是横膈膜的作用与运动方式,胸腹式呼吸,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等理性知识对于孩子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歌唱中形成运用的习惯,所以不用讲过多语言,应依靠指挥的手势感性学习。
三、位置的统一种:瞬间吸气到深处,控制三秒,然后均匀细长地发“SI”,要求丝线不发抖,不断节,不变粗细。
第二种:快吸大口气,快而粗地把气呼出,使劲呼出时注重腰部的用力扩张,腹部的紧缩。
第三种:用模仿拍皮球和乒乓球的感觉,快速有弹性地发“SI”,要求胸和肩不要起伏,而腹部处灵活运动。这三种方式相互交换调整,不仅让学生调整好歌唱状态,还非常有益于培养合唱团的凝聚力,让所有孩子与指挥的意图保持一致,同呼吸共命运,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是,这种脱离出来的气息运动,如果不与歌唱结合是无法从中受益的。所以这一环节花五至十分钟就够了,但是气息锻炼并没有结束。
“数口令”法。用广播中的八拍口令为发声内容,用高位置声音来读,通过改变节奏、速度、音调,练习不同的气息运动。如以四拍读一个数,在用力的延长中既练习共鸣腔体又练习气息下沉,腰部着力支撑。如以雄壮有力,中速稍快的节拍读,就练习爆发力,弹性,顿音等气息运动方式。 天鹅、小兔与大象的表演练习。 2/4 5 5│4 4 │3 3│2 —│1 1│5 1│2 3│2 —∶‖1 — ‖
同一首旋律,学生们可以把它唱成三种截然不同的动物形象,靠的什么呢?靠改变速度、力度、音域、音色和情绪,表现出天鹅的高雅优美,小兔的顽皮活泼,大象的笨重厚实。而所有这些改变其实都是不同气息的变换运用。天鹅——气息连贯而不松散,严格控制。小兔——灵活弹跳而小巧。大象——气息较强释放,沉到底部,又大口吸入补充。这个练习方法自然且富有艺术感染力,而这三种性格色彩在合唱作品中也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
在小乐曲中练习气息变化。有许多短小的器乐声乐作品,可以用来做某个阶段的练声曲,其中蕴含着许多可留给指挥艺术处理的余地,也是训练气息的素材。因为声乐演唱的.所有艺术色彩变化都必不可少地牵涉气息控制的变化。 例如:巴赫2/4 1 2 | 1#1 2 | 2 3 | 2#2 3 | 3 4 | 4 5 | 4#4 5| 5 6 | 5#5 6 | 这条练习是帮助学生次系统地梳理变化音,在板书是应画出键盘图,让学生由看谱唱过度到看键盘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半音概念,有助于今后在作品中演唱有变化音的音程。的一首《小步舞曲》,如果不做艺术处理,规整的3/4拍唱起来就比较平淡。但如果指挥对它做细腻的起伏处理,孩子的歌声立刻就具有韵味。就要求孩子调动气息变化控制,对于训练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是很有效的,
音色统一的训练
合唱与独唱训练的区别就在于对待发音个体的个性音色的态度不同。当声乐教师在训练单个学生时,必须基于学生本人的声带及生理条件“因材施教”,让他的声音特质得到的发展。而对于中小学合唱团员,则即要最充分地发挥儿童音质的优越,又要追求混合音质的共彩,尽可能高度地统一音色。两者通过辨证统一的关系,达到最理想的平衡。另一方面,要根据具体作品风格的需要决定音色。下面介绍几种有利于尽快形成纯净协和的统一音色的训练方法。
先从轻声歌唱开始。少年声带发育未成熟,只有0.6——0.8厘米长(约1.3厘米),基音比较弱小。而中学生多处在变声期,声带经常水肿,在尚未学会运用共鸣腔体和气息技巧帮助扩展发音能力之前,先控制音量,不充分振动声带,更不可让喉部肌肉拉紧帮忙。如果一开始任其大声发音,非常不利于放松下巴找高位置,音色也杂乱随意。
口腔状态统一的练习法
青少年学习歌唱,普遍弊病是用平常说话的方式,口腔没有充分打开,字不正腔不圆,软腭不能抬起,造成声音白,音色异大。因此,应该对各种常用韵母的发音口型做规范要求。
保持软腭上抬的状态吐字。为了练习这种口腔夸张的状态,可采用的练习:(1)高声诵读古诗。每首古诗都有重点练习的个别韵母,让声音像歌声一样传向远方,回荡天地间。(2)要求所有闭口韵母应保持口腔内的空间,用鼻腔往外呼气,帮助声音往眉心上提。(3)在带入歌词的练习中,重点抓一些字练习字头——字腹——字尾,让孩子提高用心吐字的警惕,形成“竖”的习惯。
中高音区音色的统一。这个音区容易真声脱节,是许多孩子学习的难点。林俊卿咽音练习方法中的发气泡,哼咪,张大口伸舌,做舌沟等等一系列练习,可以训练舌骨向后提高,喉头与舌根松弛,咽壁形成管道的状态下,真声带同时工作,发出混合的声音。(具体方法较复杂,可参见林俊卿所著《咽音练习八步骤》)这样的高音区声带闭合好,声音有金属感,上下状态统一。但是这套练习动作细微,难度较大,在合唱集体训练之外,增设小组课学习。
和声音准训练
我在实践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哼咪,在聆听中自我调节
12 3 | 3 —
| 23 4 | 4 —
| 34 5 | 5 — |
12 3 | 1 —
| 34 5 | 3 — | 我要求学生用轻快的哼咪唱135等小节,富有弹性,然后用渐强而持续的气息唱246等小节,这样锻炼了气息运用能力,并将喉头放松,声音充满了气息支撑。最关键的是边唱边听,,一边唱自己的音一边听别人的音,主动调整,与别人构成协和音色,音高准确的三度音程。
2,大小调巴音练习曲,把握调式骨架。
4/4 1 3 5 1 | 1 4 6 1 | 7 2 5 7 | 1 3 5 1 ||
3/4 13 51 53 || 14 61 64 || 72 57 52 || 13 51 53 |1 — — || 4/4 6 1 3 6 | 6 2 4 6 | 5 7 3 5 | 6 1 3 6 ||
3/4 61 36 31 || 62 46 42 || 57 35 37 || 61 36 31 || 6 — — ||
大小调的和声功能运动趋向使得学生唱起来自然流畅,经常哼唱可以增强孩子推找任意一个自然音高的能力,对于跨度很大的音程,可以用几个骨架音搭桥,迅速推到。
3感受变化音的练习。
针对少儿特点,用钢琴练习听辨音程、、乐句等会比较单调枯燥,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声部配合,然后组织小组展示。让同学当评委。我对同学们说:听到哪边的声部走调了就举哪只手表示,两边都走调了就举两只手,你举手的的水平表现你耳朵的灵敏度。于是孩子们都带着感和自豪感,认真地听。展示的小组也有压力。
又如,让学生欣赏一些音响资料时,组织他们比一 比,看谁能哼出一些主旋律以外的和声旋律,或不同乐器奏出的声部。这样培养学生从交响效果去欣赏音乐,提高审美能力。
如何练声乐,提高声调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组织工作。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对学生有影响力和亲和力。能保证每周至少2次的教学时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算你的音乐天赋再好,也不可能一朝学成,需要长期的兢兢业业的刻苦学习。想要系统专业的去学习声乐,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找老师学习,这样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声乐歌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在练习中,要跟着专业老师的指导去一步步探索,如:“气息怎么吸,吸到哪里,怎样正确开口歌唱,唱在哪,怎么唱,像唱开口音时,整个口腔状态开多大,如:啊呀哈妈……,还有唱闭口音时:i e …… 整个口腔状态又是开多大?唱歌时咬字怎么咬”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长期专业的训练去解决和改善。
二、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导致歌唱困难一、歌唱的气息怎么练
1.闻花(深呼吸的感觉,慢吸4拍后慢吐4拍,就像婴儿睡觉时一样,每次气息都吸到腰腹部,吸入时腰腹向外扩张,但要注意不是鼓肚子而是腰腹横膈膜处向外左右扩张,同时肩颈要放松,胸腔这块不要像上提,而是静止的,气息直接吸到腰腹部,这个练习如果感到困难,可以把嘴巴张开来吸气,吸入时感觉喉咙是空的,有一股凉气过路直接通道腰腹,在歌唱中使用这样的方式去吸气,既吸得深,且没有声音,练熟后不用张开嘴入吸,直接用鼻腔吸入气息,动作小而灵活,对胸腔僵硬,喉咙紧的问题也有了放松缓解的作用)做此练习时,一定要在积极而放松的状态下进由于学生处于这一特殊阶段,心理的变化也会对歌唱的顺利进行设置许多心理障碍。如不能放声唱、不能完整唱等等。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材处理中应避免歌曲音域过宽、过大的的歌曲,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音域的歌曲,以免学生在学习歌曲中导致的声带负担过重,出现破音甚至叫喊的现象。因此,在选材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接近教材目标的歌曲,歌曲速度适中,旋律起伏不大,较舒展性的来唱。另外个性成就感的产生。使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大人”了。开始模仿成年人的姿态、服饰、发式,甚至更加极端等行为,因此对于这种行为,教师在选择歌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多选一些爱国、热爱生活、宣传团结友爱、亲情方面的歌曲,不选那种好逸恶劳、不劳而获思想的歌曲,坚决不选对学生的情感有影响的歌曲。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把好关,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时浓时淡,时好时坏,我们要善于诱导而不能加以斥责,怪罪学生。对于学生道德意志逐步发展,理想信念逐步形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总是处于冲动、摇摆不定的状态。相当一部分学生今天想当个科学家,明天看场武打片,就想当大侠等。这些都反映了初中时代学生起伏不定的心理特征。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应选择一些内容比较温和、抒情、柔美等相关题材的歌曲。行。
2.小狗喘气
二、怎么练声
1.哼唱
也称“哼鸣”,它能帮助协调发声状态,找到声音位置和焦点,在“哼唱”练习时,可以用“闭口哼唱”找到正确的感觉后,再用“开口哼唱”要做到嘴巴可以任意活动但不影响“哼唱”的状态,在每个字的转换中也不会因为嘴巴的动作而影响声音的完整统一。 怎么做呢?练习哼唱时,牙关要放松,不要咬在一起,口腔要空,留出可以含下一颗糖果大小的空间,气息要通,哼唱时,鼻翼有震动感,鼻孔要扩张。
3.开闭口音的练习:用 “咪”“呀”加上练声旋律从钢琴键盘的C开始,每练一组上一个半音继续练习,以此类推。
4.初学者可更具自己的情况增加多条不同的练声曲。
1.经过了以上的学习,我们在歌唱时,要保持歌唱位置集中和统一,在中高低音的转换时,要控制好状态和气息,以免造成歌唱的不连贯。
四、中文歌的咬字
大家都会汉语拼音,在歌曲中,要求每个字都需要先读标准,做到每个字都归韵,比如“我爱你”wo 归到o ai 归到i……以此类推,每个字的字尾都要归韵,同时字头字尾歌唱保持一致的状态,清楚区分那个字的前后鼻音,字头唱实字尾空的感觉去歌唱,这样既不会让听众觉得歌唱含糊不清,也不会使唱到有的闭口高音字时因为咬字太紧而导致唱不上去。
楼上几位的有点复杂,我个人呢建议你每天清晨,在钢琴上模仿音阶练习,可以从中音do re mi fa sol la ti开始练,一直往上练,如果练到某个高音太高,可以选择连续几天专练那个音。练好了之后,可以用“拉”或者"妈"以及“里”哼唱那个音,就尽量把你的咬字圆润,清晰一些,渐渐的也可以用别的音带替代
每天早上起来练嗓,这对你打开嗓子有很大的帮助~尽量避免吃辛辣的食物,少说话,多喝水,保护好嗓子!!!
如何利用三大教学法解决学生音准问题
2.打嘟练习(也称弹唇)可用音阶12345 54321来进行练习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都是四年级学生。大部分音色较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比较有音乐潜力及天赋的孩子。音准问题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在视唱训练中。针对学生歌唱时候的跑调、咬字不准、音调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歌唱兴趣和运用一些辅助手段进行校正,同时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只有自己的音准掌握得非常好,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的音准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歌唱技巧。 一、音乐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音准问题 音乐教学中不少学生通常存在喊唱、音调不全、音准缺失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唱的少,学生对旋律不熟悉 曾经去听过一堂音乐课,老师的表现非常完美,又是唱又是跳,而且也非常动情地进行解说,但是一堂课下来,除了对老师的印象比较深刻外,学生对学的歌要么唱不全,要么是唱着就跑调。这就说明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靠老师表演,不仅仅只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应该在唱跳和游戏伴奏之外,让学生用于唱歌的时间足够充分,经常出现一个现象:教师弹着钢琴领着学生一起唱时效果不错, 学生自信地歌唱,声情并茂,但一旦脱离钢琴或其他音乐伴奏,学生就找不着调了。所以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歌唱,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这一中心主题服务,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音准得到提高才是真正的音乐教学。 (二)对音乐课的关注不够 音乐课是学生课程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更重要的在于回归童真的自我,即让学生有感于怀,将心里的“感”用音乐的形式抒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当前很多学校对音乐课关注力度不够,不管是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能够达到要求,所以即使音乐潜力很好,歌唱能力强的学生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更何况是学生的音准练习二、 无法想象一个音准能力的学生能唱好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愉悦听众,产生共鸣和美感。因此在音乐的欣赏中,首先要找到音准,然后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的欣赏能力,因此下面我们详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一)训练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容易出现喊唱、音散等情况,那么怎样才能让克制这些情况呢?能够训练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发声练习2.一部分学生音色还可以,理解能力也不错,但是不怎么喜欢唱歌和表演,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不能他们来表演,应让他们与大家一起集体歌唱,让他们在歌唱中找到快乐,并逐步把其他们吸引到歌唱表演中。时应当由浅入深,纠正学生经常发生的颤、漏气、喊唱等毛病,不断给予及纠正。发声方法训练能使学生具 (二)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五)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歌唱准确度的把握。备想象旋律和预感音高的能力,也能起到熟悉乐谱和增强视谱能力的作用。 (二)教学时关注学生的声音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声音,适时地指正和指点,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应该怎么纠正。总而言之,学生的歌声只有在自由发挥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展示,老师要擅长用设备又要擅长关注学生的声音。 (三)恰当运用辅助手段音准、节奏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视听、律动、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乐感,让他们感知自己的音色和特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歌唱的歌曲,达到更好的表现音准。也可以通过各类视频、动画和音影系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视觉上接触到音乐的美感,深刻体会和揣摩。总之,音准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唱准音,才有完美。
| 23 4 | 2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二、乐感培养是基础和关键初中正是学生发育变声的时期,你在音乐课的教学上,有哪些心得和经验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一)
合唱是指由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绎,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
,要有。合唱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说有点象样可以参加一些比赛。那么这几年的教学得有目标和重点。首先要注意声音的统一训练并伴随气息的训练,再慢慢的给予和声听觉训练,多声部的合唱训练,音准训练和歌曲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不是个人表现的舞台,而是一个团体通力合作的结果。合唱拒绝:“个人英雄主义”。
第二,要有耐心,恒心。对学生的声音要有敏感,敏锐的听觉,发现不好的声音要立即纠正,注意自己范唱的正确。因为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如果自己的声音不正确,他们就不正确。不要急于求成,歌曲的练习要细致,完美,不要粗糙了事。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本着一颗赤诚的心坚持不懈,决不气馁。
第三,要增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声部听觉才会敏锐,才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合唱队。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多看指挥家的处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我在进行《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合唱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旋律和节奏以及它的强弱规律。然后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情绪,在演绎的同时要表达出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接着我在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统一的声音来达到合唱的效果。
合唱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常抓不卸,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事业才能更加深入。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二)
二期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已划分为预初一和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和初二、初三的艺术课,与综合性、多元化的艺术课相比,音乐课应该更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运用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在此,结合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谈谈心得体会。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中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他们既不同于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又不同于沉着、从容的高中生。他们在拥有自己思想的同时,又拥有自己的行事特点,给这样的学生群体上唱歌课,我们更应该深入地了解来自这一阶段学生的各方面信息,以高度的工作热情为动力,以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手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让这一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更好地爱唱歌,唱好歌。
一、解决学生生理上的变化导致的歌唱困难
初中时期,由于生理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声音也进入了变声期,音色由清亮、纯真而变得低沉、沙哑,这种现象在男生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就导致学生都不愿意张口唱,羞于唱。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要责怪学生,因为这是人生理、心理发生的转折期。
根据这种现状,我们在唱歌课时,教师应多弹奏多范唱,让学生少唱多听并思考歌曲的内在,坚持要轻声歌唱,这样能够避免用嗓过度,尤其是那些平时有挤、压、卡现象的学生,轻声歌唱更为重要。由于变声期,声带经常充血、水肿,如还用挤、压、卡的方法歌唱,必然给声带带来很大的负担,会影响学生声带的正常发育。同时,我们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也要注意音域的处理,因为很多的歌曲音域过于宽,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声带负担过重,出现破音甚至喊叫的行为。歌曲音域的正确选择,既可以让学生的喉部得到休息,也让学生在学唱的时候知道应该怎样去歌唱。因此,在歌曲选材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接近教材目标的歌曲,歌曲速度适中,旋律起伏不是很大,较舒展的来歌唱,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正确的歌唱方法能给学生带来歌唱的自信。
三、解决学生特殊年龄段不能声情并茂导致的歌唱困难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情况,我们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势利导,学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歌唱。
3.一部分的学生音色一般,有时跑调,但很喜欢表现自己。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和同学们小声跟唱,听听想想,用同学们的歌声调整自己的音准和节奏。等唱熟了再大声唱。
4.有的同学不喜欢唱,但是有文学细胞并且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洞察力都很强。对于这样的学生在几分钟时间内说一说,谈一谈他对该歌曲的理解,讲一讲该歌曲所提倡宣传的思想及我们学唱这些歌曲,对于人们有什么意义等。让这些同学加入到积极学唱歌曲的群体中来。
5.一种情况就是对唱歌不感兴趣,不愿参加文艺活动,特别不愿老师叫起来回答提问,情愿做个听众。对于这些同学学唱的时候,一定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把他们逐步吸引到歌唱中来,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那就不是普遍的现象了。我们在上唱歌课时,要事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仔细的分析区分出来,充分利用前四种情况的同学进行教学唱歌课的整个过程,密切注意第五种情况的同学,让其自觉遵守纪律,将唱歌课较为完整的完成这个教学过程 气息训练。
总之,让学生科学的发声,掌握歌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有情感的歌唱,让学生完整的歌唱是我们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才能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歌唱,只有对学生实行因时因人的制宜,我们的歌唱才会越来越精彩。
初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音乐形式,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少儿合唱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四)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讲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乐曲的把握更具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汤谱森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一个音与后一小节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5、、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