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上册生物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知识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知识免费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知识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重点知识免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
节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的。
2、关节的结构
(1)关节的结构模式图
(2)关节一般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3)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4)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的活动更加灵活自如。
(5)关节在运动中相当于支点的作用,骨相当于杠杆的作用。
3、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运动,运动的顺序为:
(1)骨骼肌收到神经传来的
(2)骨骼肌会收缩
(3)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了运动。
4、要产生运动,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运动。是下例中的B是正确的。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6、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7、伸肘和屈肘动作
屈肘动作 伸肘动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8、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举重都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先天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1)先天: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例: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经验 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例: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4、先天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1、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
2、行为特征:
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3、 通讯: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蜜蜂跳舞—动作 黑长尾猴—声音 蚂蚁—气味 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4、常见具有行为的动物:蜜蜂、蚂蚁、猴、狒狒、象、狼、鹿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
1、的发展史:19世纪末,伊万诺夫斯基发现
2、大小:比细菌还要小,比细胞还小,只能用纳米表示
3、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
4、生活方式:必须生寄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不能的生活
5、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6、种类:
(1)植物(专门寄生在植物体内)
(2)动物(专门寄生在动物体内)
(3)细菌(又称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
7、的繁殖:自我,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
8、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9、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使人患病
有利:等方面,生物防治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3
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按照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来分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子植物、被子植物。
2、动物的分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
第二节从种到界
1、生物分类等级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2、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
(2)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子植物最丰富,被称为“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 措施 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是天然的基因库
(2)天然的实验室
(3)活的自然博物馆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生物学习建议与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与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 初二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 八年级生物重要知识点与学习复习方法
初二上期生物重点笔记提纲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
2.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我们学过的动植物类群中,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4.节肢动物包括甲壳动物(eg:虾类、蟹类)、昆虫(eg:蝗虫、蜜蜂)、还有 蜘蛛、蜈蚣等。
5.鱼类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呼吸时,水从口进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 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相比,O2减少,而CO2增多。
鱼鳃的特点:
1颜色鲜红,内含丰富的血管;
2每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为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鱼类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动力为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鱼鳍分五种,分别为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其中,起到平衡作用的有胸鳍、腹鳍、背鳍,决定运动方向的是尾鳍。
7.模拟实验.eg.试验:观察鱼鳍在游泳的作用。
8.腔肠动物,食物进入消化腔内被消化,有口无。
9.软体动物,一般靠贝壳保护身体,eg.鲍鱼。但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0.海豚、鲸、海豹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1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⑵ 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⑶ 有在陆地上呼吸器官。eg.肺、蝗虫的气管。
⑷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12.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如下:鱼~鳃 蚯蚓~体壁 蝗虫~气管 蝌蚪~鳃 兔~肺 家鸽~肺+气囊 青蛙~肺+皮肤
13.蚯蚓,属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靠能分泌黏液的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不能保持恒温的体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14.环节动物,除蚯蚓外,还有水蛭、沙蚕等。
15.牙齿的图
牙齿的类型与动物的食性有关。
1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eg.兔。
17.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恒温动物。
兔身体结构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的有:
⑴ 体毛~保温。
⑵ 心四腔,血循两种途径,输送O2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分解。
⑶ 用肺呼吸,有利于获得O2。
⑷ 消化功能强,有门齿、臼齿之分。有发达的盲肠,有利于呼吸有机物。
⑸ 神经系统发达,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1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19.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2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⑴流线型身体,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⑵胸部的骨很突出,使于肌肉附着。
⑶胸肌发达,能够产生飞行的动力。
⑷前肢化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⑸体内有气囊,可以减轻身体比重,并且辅助呼吸。
⑹具双重呼吸。
⑺口内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要及时,有利于飞行。
⑻骨薄中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⑼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质量。
(10)心四腔,血液输送氧气能力强。
21.鸟类气囊的图。
22.鸟类飞翔扇动的翼的动力来自胸肌。
23.鸟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
⑴ 前肢变为翼。
⑵ 体表有羽毛。
⑶ 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24.昆虫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2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有翅和足,均着生在胸部。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作用:⑴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⑵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6.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7.两栖动物,eg.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使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三章
1.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肌肉和关节。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运动。
2.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关节的结构图(见P书)。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先天,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
8.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9.行为的特征:⑴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⑵成员之间由明确的分工。⑶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eg.蜜蜂、蚂蚁、羊、鸡等。
10.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11.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2.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里一个动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 维持生态平衡。
⑵ 促进生态的物质平衡。
⑶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3.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质,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是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某些物质。
优点:⑴节省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⑵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4、仿生——模拟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eg.人脑和智能机器人。eg.蛙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