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9首听的古筝曲
5、蕉窗夜雨。《蕉窗夜雨》是一首筝曲,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代表曲目之一。1、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渔舟唱晚古筝曲 渔舟唱晚古筝曲是谁的作品
渔舟唱晚古筝曲 渔舟唱晚古筝曲是谁的作品
我国古代的弹拔乐器,其音色淳厚优美、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筝较琵琶易学,有“千日琵琶百日筝”之说。
2、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为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
4《汉宫秋月》是一首具有浓郁宫廷韵味的古筝曲。这首曲子以缠绵委婉的旋律、深沉凝重的节奏,描绘了古代宫女在秋夜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汉宫秋月。《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6、出水莲。《出水莲》是客家筝曲,也称汉乐筝曲,留了中原古曲的风貌
8、香山射鼓。《香山射鼓》是一首陕西秦筝音乐风格的创作曲。作者曲云,创作于1980年。
9、战台风。《战台风》是王昌元于1965年,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
古筝渔舟唱晚逐句讲解
的十大古筝名曲古筝渔舟唱晚逐句讲解如下:
1、《渔舟唱晚》《渔舟唱晚》可分为六个弹奏乐段。乐段由十四小节构成,第二乐段由十八小节构成,第三乐段由十三小节构成,第四乐段由二十二小节构成,第五乐段为散板乐段,第六乐段由八小节构成。
这是一副微微泛黄的古画,似乎已经由于年代的久远而褪色,但是它是一幅有魔力的画。在你凝神观看它的时候,它开始慢慢地旋转,并把你吸进画里去,使你和这幅画融为一体。
《渔舟唱晚》在古筝里的影响:
此曲不仅深受筝家们的喜爱春江花月夜和重视,也颇受其他门类音乐家的青睐
的古筝曲的曲名
1、《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3、《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5、《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6、《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8、《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9、《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音乐上被评为音乐作品.
10、《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3 渔舟唱晚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扩展资料:
古筝曲的代表作品
《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梁祝》、《将军令》、《虞美人》、《汉宫秋月》、《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八板》、《鸿雁捎书》、《风摆翠琴》、《琴韵》、《夜静銮铃》、《书韵》、《降香牌》、《上河调》、《银钮丝》、《天下同》、《凤翔歌》等等。
参考资料来《梅花三弄》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古筝曲。这首曲子以清新流畅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节奏,表现了梅花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源:
参考资料来源:
渔舟唱晚 高山流水 沧海一声笑 云裳诉 黄河渔歌 流水 孔雀东《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并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一般认为是以后古筝艺术家所创作。南飞
禅院钟声 分飞燕 送别 高山 且吟春踪 柳色新 月儿高 西厢词 春江花月夜
蕉窗夜雨 掬水 广陵散
《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神奇秘谱》、《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二泉映月》、《流水击石》、《三环套日》、 《蕉窗夜雨》、《柳青娘》、《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云裳诉》、《黄河渔歌》、《孔雀东南飞》、《禅院钟声》、《分飞燕》、《送别》、《西厢词》、《且吟春踪》、《柳色新》、《月儿高》、《蕉窗夜雨》、《掬水》、《广陵散》
对不起,我只能写出这些了诶……
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
《渔舟唱晚》赏析:乐曲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的相关知识
《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部分,是乐曲的“起”、“承”两个段落,开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转”段,2 /4拍子。通过清角音转入下属调性,并逐层向下移位,表现渔人荡桨归舟、一路“唱完”的欢快情绪。
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速度不断加快,继而结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渔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
《渔舟唱晚》一曲的古筝版旋律优美动听,而改编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版本,由于旋律的线条更连贯、明晰,听后会有另种韵味和美感。
3、寒鸦戏水。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鼎鼎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诗歌《渔舟唱晚》分析说明
由于《渔舟唱晚》旋律优美动听,情调乐观向上。因此,被许多乐坛名家改编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独奏、重奏、合奏,收到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渔舟晚唱》大加赞赏,称这首乐曲是“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编成竖琴曲。《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2、《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段,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渔舟唱晚》是由娄树华作曲的一首古筝独奏曲,在古筝曲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乐的百花园中也占据一席之地,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目之一。有人曾说,会弹古筝的人,没有不会弹《渔舟唱晚》的。实际确实如此。,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起旋律是从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
从全曲看,“徵”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在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古筝名曲 十大经典
十大经典古筝名曲分别为《出水莲》、《林冲夜奔》、《渔舟唱晚》、《高山流水》、《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雪山春晓》、《寒鸦戏水》、《香山射鼓》、《战台风》。
1、《出水莲》
此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2、《林冲夜奔》
取材于《水浒传》,描写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途中的经历。陆修棠、王巽之两位先生受其感染,创作了同名筝曲。
3、《渔舟唱晚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5、《侗族舞曲》
古筝曲《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7、《雪山春晓》
《雪山春晓》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没有歌词。
8、《寒鸦戏水》
《寒鸦戏水》6、《汉宫秋月》是一首很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州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9、《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这是一首陕西秦筝音乐风格的创作曲,作者是西安师范大学的曲云。
10、《战台风》
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
古筝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
渔舟唱晚赏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的古筝独奏曲,其作曲者为娄树华。此外,有说法指出,金灼南将传统筝曲《双板》《三环套日》《流水激石》编创成曲,并取名《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流传最广、影响的一首筝独奏曲。1984年,选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
《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渔舟唱晚是古筝四级曲目,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短小的筝曲之一,也被录为考级教材,其比较注重节奏与音色,左手伴奏部分大都在低音区,要掌握好距离使其声音浑厚悠长,颤音是本曲特色。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汉宫秋月是王雪晴 - 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古筝名曲十大名曲
二、《渔舟唱晚》古筝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蕉窗5、《蕉窗夜雨》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2、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的曲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 古代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
最经典的古筝名曲
平湖秋月最经典的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风含情水含笑古筝
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名曲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乐曲共有3个部分: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民曲《夕阳箫鼓》改编,也很有名气,为琴家必弹之曲。
第五首《洞庭新歌》听上去十分闲适优美。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音乐上被评为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1 关山月
4 丰收锣鼓
5 梅花三弄
6 高山流水
7 站台风
8 雪山春晓
9 铁马吟
10 蜀乡风情组曲
11 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12 茉莉芬芳
13 石榴花开
14 黔中赋
寒空
睡莲
梦江南
梅花三弄
女儿情
渔光曲
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
渔舟唱晚、阳春白雪、平湖秋月、阳关三叠
雁落沙滩、江河水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轻音乐古筝曲十大名曲
4、《汉宫秋月》《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3、《侗族舞曲》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古代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5、《香山射鼓》
此曲描绘了陕西关中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并以深沉、内在、具有浓郁陕西地方风格的旋律,表现了香客们的虔诚和高远空旷虚无缥缈的意境,以及鼓乐阵阵,咏唱轰鸣,进山朝拜的人群熙来攘往的活动盛况。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6、《蕉窗夜雨》
《蕉窗夜雨》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代表曲目之一。据传此曲源于宋代,是描绘旅居他乡的伊人在万籁俱静、夜色深沉中,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而引发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它先后被改编成民乐合奏曲,古筝二胡重奏曲以及小提琴独奏曲1等。此曲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如同钢琴独奏曲《悲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等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景象。
8、《林冲夜奔》
王巽之作曲,乐曲描绘了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景。筝独奏曲,林冲雪夜奔梁山是《水浒中》的精彩篇章,多次搬上舞台。
9、《东海渔歌》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历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10、《侗族舞曲》
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