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1、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利用实验来说明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含氧量关系:
空气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为209%
空气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为209%
1、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
3、实验现象
(1)钟罩内充满白烟;(2)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若所用液体不是水,而是碱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硫作反应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以上地区含氧量不足60%,河谷地带较高一些。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生成的气体CO2、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3)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
(4)容器的气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密性必须良好。
(5)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多少
日喀则城,海拔3830米,含氧量63%左右空气所含较多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百分之七十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百分之二十一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
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以上内容参考: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千帕时,氧气在约负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负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分子具有顺磁性,氧气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
的平均含氧量是多少?
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青藏高原氧气少指是的氧气含量小,不是氧气比重少;氧气少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少,即空气稀薄,因此青藏高原不会的,虽然在消耗氧气,但是植物也会产出氧气,外层大气会接受来自宇宙的辐射而保持气体的平衡。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少。
青藏高原是严酷的,它的严酷在于高寒缺氧、气候无常、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人体因此表现出的征状是胸闷气短,头疼腿软。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青藏沿含氧量,是指大气中的含氧量,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左右。线高海拔地区只有冬夏两季,冬季长达7-8个月,年平均气温-4.4℃,极端低温-45.2℃。在气温的7月,很可能遭遇到漫天大雪、密集的冰雹和八级的大风。
格尔木城,海拔2810米,含氧量74%左右
德令哈城,海拔2980米,含氧量72%左右
林芝八一城,海拔2990米,含氧量84%左右
秋季为含氧量的季节,为66.2%.其次为夏季,空气中的含氧量占平原地区的66.1%.春季含氧量为64.2%,冬季是一年中市空气含氧量的季节,仅占平原地区含氧量的63.3%.
的平均含氧量约为60%。 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含氧量较少,尤其是到高海拔地区,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因此,在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人们需要注意呼吸健康,避免因缺氧而引起身体不适。
人类开始观测以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根据《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规定,氧气浓度在19.5%~20.9%范围可正常作业,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的含量值,人类的呼吸将很困难,所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或标准进行检测,低于上述含氧量应采取通风措施,进行空气置换,直到合格为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的要求:没有经批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人类开始观测以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变化。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海拔高度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主要用途你总而言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海拔高度不存在线性关系。好!
否!
不存在。
虽然海拔越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低。但这不像海拔和气温一样存在线性关系(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原因是找不到一个固定的测量值。你想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跟什么有关?森林植被覆盖率吧。就是说如果这个地方的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的话,那么空气中氧气含量就高。要是某个地方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低了,氧气也就少。在这两个地方所测量的值必然会有所偏。所以必须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受近地面的影响比较大。
需要注意狮泉河城,海拔4280米,含氧量48%左右的是:虽然海拔越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但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仍然不变!还是21%。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与海拔高低是无关的!
人体感觉的空气氧含量浓度为
注意事1月-2月,空气中的含氧量仅占平原地区空气含氧量的63-64%;3月-4月,含氧量在64-65%;5-6月,在65-66%;7月、8月、9月以及10月份,是一年空气中含氧量的季节,平均值达到了66.3%,其中10月份接近67%;从11月开始空气中的含氧量(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逐渐下降,其中12月份为全年,只有62.7%.项: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的元素。
空气中氧气含量 氧气介绍
当氧气浓度一般在在19.5%至23.5%之间,人会感觉到比较舒适。当氧气含量低于19.5%时,人就会变得呼吸加速,感觉到疲劳和无力感,氧气含量大于23.5%,属于富氧环境,氧气浓度超过70%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
确实,海拔高空气稀薄了,但请注意,氧气稀薄了,空气中其他4、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成分也同样稀薄了!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海拔与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不多的。地球大气含氧量是多少
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百分之四十八点六,是丰度的元素,在正常大气当中,空气之氧气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点九。
2、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加速了大气层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体型,大气层含氧量在石炭纪的时候一度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五,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体型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的氧含量20.9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0.9%,19.5%是最小的允许氧气含量,20.9%时氧气浓度正常,如果工作环境本身属于富氧环境,也不要超过23.5%。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2英尺半的巨蜻蜓。
氧气浓度多少是安全的
人体感觉的空气氧含量浓度为氧含量的安全范围是19.5%~23.5%。
西宁城,海拔2240米,含氧量79%左右氧浓度异常时吸氧的注意事项:
吸氧时装置要固定好,要调节适宜的氧气浓度,吸氧时保证不缺氧,但并不是越高越好的。严格遵守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确实做到“四防”。患者吸氧的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观察、评估吸氧效果,及时调整用氧浓度。湿化瓶每次用后均应该清洁消毒。对未用或者已用空氧气筒分别放置,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百分之四十八点六,是丰度的元素。并挂“满”或者“空”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持续吸氧的患者应该保持管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为什么现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以前的含量大大减少了
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从地理的角度来讲,与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地都有关系纬度越高空气中氧气含量越少,海拔越高,空气中氧气含量越少;其次就是和天气情况直接相关,比如长期处于阴雨天气的地区,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大,因此导师水蒸气分压增大,城,海拔3650米,含氧量65%左右氧气分压减小,这样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所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以尤其是在夏季阴天的下午很多老年人会感到胸闷就是这个原因,以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含氧量达内地一半,村民平均寿命只有40岁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