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出自法华经吗

莫娜号 1

四圣法界众生以什么为食?四圣法界中佛和圆教十法界中的佛和一真法界中的有什么区别?

一念的意思: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声闻缘觉入涅槃后,色身精神意识消失,谈不上吃什么。其实到,就不用吃了,以禅悦为食。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出自法华经吗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出自法华经吗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出自法华经吗


圆教初住以下的信位菩萨,7信位以下的菩萨,一真法界即是十法界,所谓十法界唯心所造。是内凡夫,可能还要食物。7信以上,断除程度同阿罗汉,不用吃。

一念间具足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三无嗔恨行 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

这里的“一念”,不是“一个想法”的意思

五方便具足住 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

”这个起点“,用专用语,叫做【菩提心】【正觉】【彼岸】【般若】【实相】【真如】【佛性】………………很多”名字“

佛法身——具足一切空间、时间;具足一切非空间、非时间

。用白话用语”近似解释“

佛法实相,就是宇宙空间、时间的本源、本质

而佛法修行,就是教会人,体悟”自性、佛性、实相“的方法

而”一念“在这里句话中,就是这个方法的一种,一种名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里的“一念”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念头,或想法,境随心转,走向哪里,全因自做自受!

出自:《却出东西门行》

驱马城西阿,遥眺想京阙。

望极烟原尽,地远山河没。

摇装非短晨,还歌岂明发。

修服怅边羁,瞻途眇乡谒。

驰盖转徂龙,回星引奔月。

乐去哀境满,悲来壮心歇。

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发。

辰物久侵晏,征思坐论越。

清气掩行梦,忧原荡瀛渤。

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译文:念头起于关山,看千里尽是山丘洞窟。

引申意思:形容在极短的时间里思想瞬息万变。

扩展资料: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

南朝梁开国功臣,家、文学家、史学家。

少时孤贫,笃志好学。南朝宋时期,起家奉朝清。

南齐建立后,任征虏记室、太子家令、著作郎。

隆昌元年(494年),任国子祭酒。后协助梁武帝萧衍即位,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开国侯。

天监二年(503年),任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前将军。不久又提升为尚书令,兼太子少傅。

天监九年(510年),改任左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傅。

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于任上,终年七十三岁,谥号为隐。

作为南朝文坛,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

通俗地讲,就是指一个心念。一个善念来了,就是佛;一个恶念来了,就是魔。

佛与魔的区别,就是心念的不同。念念觉悟,断恶修善,即是佛;念念贪嗔痴,即是魔。

一念(汉语词组)

有五种解释:

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 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四下):‘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或谓‘二十念名为一瞬,二十瞬名为一弹指。’皆泛指极短促之时间。又发起一个意念之间,称为一念顷或一发意顷。[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三十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

【一念而是“能生想法”的【这个起点】】

(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念者,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本觉灵知自性,亦即一念。夫一心具三千,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则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一念”短到什么程度?《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经》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虑,不生一念妄心。佛家还认为,空间、时间都产生于“一念”心中,所谓“一念三千(世间)”,“一念万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闪念间。

这里的一念就是一念之的意思。一念觉成佛,一念迷,就成魔。

众生在成佛前都是魔子魔孙,就是因为一念不觉。

一念,就是我们一个心念。

试问,有谁能靠一个念头成佛或成魔?

中道佛性,具有善恶两面性。

不觉悟,体现出恶的一面,就是魔。

在佛法中讲,我们的生命就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水,念就如同水,念念相续,不停的奔流向前。我们的思想活动就如同是河水中的浪花。浪花越大,思想状态越明显。浪花越小,思想状态越朦胧。可以说,生命状态,思想活动都是念头的显现。没有形成浪花的念头,就表现不出来,我们也不易觉察到。类似于现在说的潜意识。无数个不断生住异灭的念头,就形成了完整的生命长河。

十法界有六凡法界和四圣法界。无我就脱离六道轮回了,而进入四圣法界了。如果无我的话,由六凡法界进入

从性具的层面来说,现前一念性具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就属于佛法界。所以从理上来说,它是真实不虚的。

去读经典,还有湛愚老人的《心灯录》,真正明白“真空妙有”的含义,这个问题自己就知道了。

回向: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十方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查看原帖>>

这个问题问的很危险啊,容易误导别人,无人我入声闻、缘觉法界,无法我入菩萨、佛法界,所谓的入并不是有个能入所入,只是从断德上在名言中安立为入。此中道理极为复杂,涉及到三菩提果位及见修行果等很多概念,想了解佛法不下功夫是不行的。。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一念就是指你的思维已转换。比如你此时想看电影,完后你就去。等到了电影院你忽然就不像看了。而这就是一念到另一念的距离。有时候是很久远,有时候就是一瞬间。

问: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却感觉不到;事相上的极乐世界又在十万亿佛刹之外,遥不可及。故念佛时常不得力,请开示。

所以,一真法界是菩萨的本体法身,十法界是菩萨的现象化身。

我们现前一念,它的性体是不生不灭的,不动不摇的,如如不动。

性量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遍虚空法界,微尘刹土。从性量的层面来说,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在现前一念之外。

但你感觉不到,这也是实话。因为,我们本具的性体、性量、性具,还埋没在我们的烦恼分别里面,还没有彰显出来。你真是性体、性量、性具从果上彰显出来,那么极乐世界就在当处,那就是你现量亲证的境界。但虽然你感觉不到,但是它还是在我们现前一念,尤其现前一念的念佛当中,它会呈现出来。

它会在我们无明的内心发挥作用,作用就是熏和变的关系。真如熏无明,我们念这句名号时,这句名号的真如实相就在熏我们无明的业识的心。熏就会产生变,变就是把我们业识的心,全体的黑暗的、污秽的状态,慢慢变成比较清净的、光明的状态。这叫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你就持念,我们的根身世界,就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感觉不到,但是它还在起作用。

所以事相上的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刹之外遥不可及,这是建立在生灭心基础上谈的。从现前一念的性体上来说,就心土是不二的,即土即心,即心即土。

理和事都明白之后,这就建立,叫做开圆解,开圆解就能修圆行。其实你这种信解建立之后,念佛的时候就有得力的要素在里面。你就会感觉到,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是很亲切的,是不隔的。隔是我们的烦恼分别,把净土跟,我们自己给它隔开了,这种隔就叫舍父逃逸。但在佛的层面,他永远跟我们是不区隔开的,是同体的。

现在我们念佛了,已经是要撤掉这个区隔的屏障了。舍父逃逸的浪子就回向父亲,走向父母的怀抱了。你只要想到这个一点,我们跟的母子相忆的这种亲切感,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为什么要谈,忆念我们如母忆子。那这个儿子,逃逝,逃跑了,虽忆何为?母亲的忆和儿子的忆不能相通。所以如果众生也忆佛念佛,如母忆子,这种忆佛念佛的心,也像母亲思念儿子一样的恳切、不间断,那么母子历生就不会再分离了。

所以我们能不能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以我们这个心去念佛、忆佛。但世间法也告诉我们,母亲思念儿子的程度是无限深广的,儿子思念母亲的成分可能只是百千万亿分之一。

所以唐诗就把母亲思念儿子比成三春晖啊,春天的阳光。把儿子忆念母亲的心比为寸草心,很微小。跟我们也是这样,忆念我们如三春晖啊,我们忆念如寸草心啊。现在我们也要用三春晖的心来忆念,马上母子就能知心了,天性相关了,就能感应道交了。

所以,念佛一定要把义理,穷子忆母的心——我等穷子在三界六道已经备受痛苦了——一定要无限深情地、全生命地忆念慈母。我们才能跟,从或见非见、若逢不逢,变成十字街头、母子重逢。有这样同体的亲切感,那你念佛可以说就得力了。

每个众生的阿赖耶识都遍满十法界吗

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一念也成不了魔,一念也成不了佛。

楼主您好!

指一次之念梵语eka-citta。念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观念’(观想法性之理、佛之相好、时节因缘与众生之素质能力)、‘称念’等名词。净土宗将‘念’解为‘称念’,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称名一句即谓一念。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无量寿经钞卷六]

若将“真如遍一切处”解为:“遍满虚空充塞宇宙”则成邪见。比如月溪法师临终偈云:“遍满虚空大自在”即是大妄语。

“真如遍一切处”有两种含义:

一者:“一切处”是指“十二处”:六根处、六根与六尘相触处(六入),合为十二处。一切有情,“第十三处”之故,十二处又名“一切处”。十二处皆依真如而有,故说“真如遍一切处”。

二者:“一切处”是指“一切有情”。十法界有情所住之处,都在三界之中(无“第四界”之故)。地狱处的有情本具真如,非想非非想天的有情也本具真如,十方世界诸大菩萨本具真如,诸佛庄严报身也本具真如。因此,真如遍于十法界一切有情,若无真如本具,名为无情。故说“真如遍一切处”。

若解为“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且问:有情的真如是合为一体还是各各分开?

若合为一体,此有情坠于地狱则一切有情同坠地狱;此有情圆成佛道则一切有情同时成佛。若各各分开,则有分界,亦无可能“遍满虚空充塞宇宙”。

藏(真如)在八地之前都叫做“阿赖耶识”,八地以后改名为“异熟识”,佛地改名为“无垢识”。除了“真如”这个名称之外,还有很多名称:心、如、佛、法身、、实际、涅盘等等。

南无本师佛

简单打个比喻吧。

现如今电脑都在上网,而阿赖耶识就是整个互联网络。

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理解就是了。

心理学说的意识最深处,人的大脑是可以记录你所碰到的所有信息的。也就是前七识过感的一切。包括念头妄想之类的信息。

而事实上大脑显然没有这个容量,心理学却窥探不到这个深度。

所以阿赖耶识这个由因缘和合而生之的是名为阿赖耶识的东西应该是依照因果定律连接于遍满十法界众生的。而这里面的海量信息就是善恶因果的种子。

所以古话所说的“天知地知”就是所作所为都会在阿赖耶识里。

佛说阿赖耶识即非阿赖耶识,是名阿赖耶识。其实你要懂了,上面的比喻多不恰当。

一真法界就在十法界內,有人说能超出十法界之外有可能吗

这个起点,这个佛性,就是的中心教义,,也就是”佛陀“的”真身“——”法身“

彻悟法师语录

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只要一念起来,就必然会落入十法界内,更没有其他法界处所了,所以每起一念,就成为一分受生的缘,

若是这一念心能和万德洪名相应就是念佛法界

若和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就是念菩萨法界,

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就是念声闻法界

与四禅八定和上品十善相应就是念天法界,

与五戒相应就是念人法界。

若修戒行善法,并有嗔慢胜负的心就落入修罗法界。

以缓急相斗心与中品十恶相应就堕饿法界。

以猛枳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就堕地狱法界。

因此应当密自检点日常所起的念头,这些念头跟那一法界相应的多,跟那一法界相应的猛,这样,以后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不必去问旁人了。

菩萨是 一真法界的佛,还是十法界的佛,可以详细说明吗? 谢谢 南无大愿王菩萨···

原文:

是行者你一念心的事,你心事一真法界便是一真法界成佛,然而,大家心生分别,便在十法界作菩萨。

作者:[南北朝] 沈约

一真法界和十法界的关系,

就像物理运动原理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一样;

一个是原理,无形的;

一个是现象,有形的;

菩萨度众生是不分这些的,只要有缘即可

十方

十法界中的菩萨有几个等阶?十法界中的佛相当于圆教哪个等位的菩萨

五无痴乱行 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

佛 妙觉菩萨位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大涅槃 如:、佛

以无我心和十二因缘相应就是念缘觉法界,

大乘等觉菩萨位 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如:弥勒菩萨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华严经云:菩萨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 王。)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华严经云: 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

五极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五难胜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菩萨住此地。多作须夜摩天王。)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华严经云:菩萨第三发光地。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

一欢喜地 如:龙树菩萨 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尽佛境界,名欢喜地。《楞伽经》中,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 十等法界无量回向 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二不坏回向 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槃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 十真实行 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九善法行 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

八尊重行 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

七无著行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六善现行 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四无尽行 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二饶益行 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

一欢喜行 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 十灌顶住 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名灌顶住。

九法王子住 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八童真住 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

七不退住 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六正心住 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四生贵住 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种,名生贵住。

三修行住 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二治地住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一发心住 以真方便,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大乘十信菩萨位 以上修习六度万行 十愿心 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九戒心 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 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七心 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气分相接,名心。

六不退心 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 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 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二念心 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

一信心 天台智者肉身不坏,自称尚且还没有达到此位

我是月光在世菩萨,月光菩萨

一切法从心想生出自的那部经典,谢谢

净空法师精华开示--一切法从心想生

一楼师兄表述了上座部佛法的部分,为了让大家看好明白,我只好也加一个前提,以下回答,是就汉语系大乘佛法的部分来说(其实都是世尊的教诲,切入角度不同而已,古德云:分别亦非意,末学以分别论之,请诸师兄见谅):

很多朋友都说了,这里需要注意对文字的误解。

一切法从心想生,指的是心的思维判断对法的影响,是认识过程,而不是说从心中造作出一切事物。

这里也不存在南传、北传佛法的理解异,都是属于意识范畴的。南传说的也是唯心,比如阿毗达摩论中对心的思维过程就有非常详尽的解说。至于北传,我认为也大可不必非要与之有分别,其实都是“识”的功能啊。光看到“想”和“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去探究下如果想、如何生呢?南传佛法足资借鉴。

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不知道这段话楼主读过没有,《大乘起信论》里的,你即可以当伪经看,也可以当真经看。

根据南传上座部

佛法并不是从心想生出的,佛法本来存在,是佛陀发现并揭示了佛法。

佛法简而言之就是四圣谛。

佛陀的原本教法,是纯正完美的解脱之道,是烦恼及苦的止息,即四圣谛:苦,苦集,苦灭,灭苦之道。实践四圣谛,是亲证涅盘的捷径: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核心是正见,如实知见,亲证四谛,时时彻知五蕴的三相:苦、无我、无常,以戒律为根基,止禅(修定)为助缘,观禅(修慧)为实践。

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别也。

(《占察善恶业报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是心作佛.是心是觉悟了,体现出善的一面,就是佛,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大安法师答: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现前一念之内,因为「现前一念」,这一念是从性上去说的,不是从相上去说。从性上说就是性体、性量、性具,天台用这三性来概述藏性的本质特点,非常的精辟和完备。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他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的确,二楼说的不错,不管什么话,一传就走样,连严谨的佛经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菩萨本愿经》就有“所生人天”和“所生天人”的不同版本,这个说出自这部大藏经;那个又说出自那部大藏经。到底哪个准?还是别那么多分别了,恭心照念就是了。

心想的是法相,法的本体为空性,则无所谓“出”或“入”或说生灭。这句话也许又是一个新创造,出自对佛经的理解,它本身是一个识,谁明白它谁就得到了智,转识成智,已经千百万劫,缘尽了。

一切法由心想生,所以念佛成佛,念魔成魔。

南无

最后修改时间:
王者荣耀苹果充值界面 苹果手机王者荣耀充值界面
上一篇
10月11日阳历是什么星座 阳历10月11号是什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