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炮的罗马发展
发明弩炮的是希腊人,真正把弩炮推向的却是罗马人。最早建立正规军事体制的罗马帝国极为重视弩炮的制造。他们大胆尝试创新,首先采用金属构件取代原来的木质结构,在此基础上于公元前2世纪推出了两种有趣的新型弩炮机构,分别利用青铜弹簧片和空气活塞驱动青铜弩臂抛射弹丸。但经过比较验证,即使青铜弹簧片被压垮,抑或是空气活塞因压力过大而发红乃至起火,这两种机构的抛射力还是远不及动物肌腱制成的扭力弹簧,这让人不仅感悟生命有机体结构的精巧和奥妙。公元3世纪,罗马人发明了另一种被称为Or的重型投石车。这种重达几千磅的庞然大物利用一个超大的扭力弹簧驱动粗大的抛射臂,能够将45千克的石弹投到213~304米之外。罗马人的Or将扭力弹簧的实战价值送上了顶点。
扭力弹簧的历史
扭力弹簧的出现是从依靠弩臂弹性形变演变为利用杠杆原理的扭力弹簧产生发射力量,使得弩的威力大大增加,但是无法和复合比,因为结构过于复杂和笨重,即使是野战用的轻型弩炮,要要两三个人作,如一个罗马军团5000人左右,装备弩炮只有40-50门,比例不到1%,弩炮的发射速度很慢,在野战中并不会有太大作用,在卡莱之战中,罗马人对波斯人密集的弓箭束手无策,弩炮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发射石弹的重型弩炮,也在由东方传入杠杆式投石机后被迅速淘汰了。在弓材料的问题上,欧洲一直没有解决,后来的西方的十字弓使用蓄力能力的钢材,740磅拉力下却连拉力小了十几倍的复合弓威力的一半都达不到。所以弩曾经领先世界2000年,最终欧洲的连弓的水平都赶不上。
最后修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