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小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长亭送别王实甫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亭送别王实甫 长亭送别王实甫正宫端正好
长亭送别王实甫 长亭送别王实甫正宫端正好
1、《一煞》这段曲词有景有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浑然一体。
2、这里的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黄昏时候秋天郊外的画面。
3、这幅画面与[端正好]中蓝天白云,黄花满地,秋风阵阵,大雁南飞的秋天早晨的景象相比,又是一种不同的情调。
4、然而这两种不同的秋色,都能引起愁人的离情别绪。
5、青山疏林和淡烟暮霭都是莺莺眼里的景物,可以说这些景物是为情而设的,却又是随手拾来,自然贴切,没有一点牵强、雕琢的痕迹。
6、“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表面看来,这是对当时景物的客观描写,实则紧扣莺莺此时此地的心理活动。
7、“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指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
8、夕阳古道,本来就够冷落凄凉的了,偏偏在这个时刻,从秋风中传来马叫的声音,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寂静,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
9、因为这马鸣之处,正是莺莺的丈夫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叫声而看不到骑丈夫,这心情就不难想像了。
10、“无人语”、“听马嘶”是运用“无声”和“有声”两相映照的手法,这更能烘托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11、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12、〔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13、〔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31,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14、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15、”杂:是末、旦、净之外角色的统称,包括驾()、孤(官员)、洁(和尚)、孛老(老头)等。
16、〔末云〕之意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32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现代古代史研究者同耽心共忧虑邓绍基《元代文学史》:“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
17、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
18、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19、参考资料来源:。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