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与友人书_顾炎武与友人书翻译

莫娜号 1

作者强调"人之为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顾炎武《与友人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13)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⑨之好学也。”夫以[14] 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⑩乎?”编辑本段字词注释⑴选自 清代顾炎武《与友人书》⑵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⑶方;地方。指某地。⑷习染:染上某种的习气。染:沾染。⑸穷僻之域:形容偏僻的地方。域:地方⑹资:资费、费用。⑺犹当:还应当。 并且应当。⑻审问:详细考究。 审:详细。⑼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相合。⑽庶(shu)几:不多。⑾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⑿子羔、原宪: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⒀济:有利,有好处⒁域:地方⒂丘:孔子⒃邑:地方⒄与稽:进行探讨⒅无马车之资:不具备广结交友的条件⒆犹当博学审问:进行广博的学习,详尽的考究编辑本段原文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而自己还不知道。如果不幸处于穷乡6、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僻壤,没有路费,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与古人相合,以便探求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三个方面谈“做学问”】1.仔细并且刻苦钻研究书中的含义和其讲述的道理; 2.要与旁人交流; 3.要出门学习并且体验,开阔视野。编辑本段品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与别人交流,囿于个人的小天地,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就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编辑本段与友人书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作品名称:与友人书创作年代:明代作者: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13、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作品体裁:散文开放分类:

顾炎武与友人书_顾炎武与友人书翻译顾炎武与友人书_顾炎武与友人书翻译


顾炎武与友人书_顾炎武与友人书翻译


1.与人交流

2.不与小人来往

3.广泛学习,详细考究

4.出门学习

顾炎武的诗句

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精卫·万事有不平

明代: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与友人书(节选)

清代: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7、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酬朱监纪四辅

清代:顾炎武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关于勤学的名言(10句勤学励志名言警句)

复次,顾炎武反对门户之见,主张虚心求教。他反对以一家之言排斥众说,以为“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同上,卷三,《与友人论易书》)。他主张“问道论文,益征同志”,师友之间互相质学,可以辨章学术,补苴疏漏;反之,“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同上,卷四,《与友人书》一)。他的《日知录》、《音学五书》写成后,就曾质诸不少学友。他在《与陆桴亭札》说:“近刻《日知录》八卷,特付东堂邮呈,专祈指示。其有不合者,望一一为之批驳,寄至都门,以便改正。”又《与友人书》说:“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蒋山佣残稿》卷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出自东汉·张衡《应闲》。人生在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上就应该勤奋,不去追求进取哪来收获呢?勤奋成就未来,并不是一句空话。

出自北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读书总有好处。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春秋·李耳《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用来比喻凡事都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出自唐·颜真卿《劝学》。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长歌行》。小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要用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这两句一直是催人奋进的名言,激励着人珍惜青春,努力学习。

出自南宋·陆游《文章》。意思是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多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高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琢磨玉器。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习其他科目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我们增添学习方法,缩短学习距;有利于我们拓展思路,增强创造性思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出自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磨针漠》。这句话多用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自北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这句话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现在多指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其中的深意。

《伤仲永》与《与友人书》 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出自清·顾炎武《与友人书》。在学习上,如果每日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了。

伤仲永主要论述的是仲永在年少时期天资聪颖,却因没有在乎后天的学习而成为了最普通的人。告诉我们天才也是需要靠后天的培养。

<伤仲永>主要说后天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而《与友人书> 是说学习方法

《与友人书》是明朝顾炎武的作品。文章大意是说,学习以及好的学习方法对人生的重要性。 《伤仲永》是宋朝王安石的作品。文章大意是说,一个人天赋再高,如果不进行教育、学习,也会变平庸.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顾炎武还特别重视证验的方法,力求名实相副,凡事有佐证方可立是非,无佐证则宁付阙疑而决不师心自用。他说:“史书之文中有误字,要当旁证以求其是,不必曲为立说。”(《日知录》卷二一七,《汉书注》)他还重视实际考察,在其北游途中,始终“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一二,《顾亭林先生神道表》)。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开卷有益

【】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小题1】B

【小题1】(1)曾经赶到百里之外,跟从同乡的前辈有识之士,拿着书本虚心请教。

(2)人研究学问,不一天天进步就会一天天落后。

【小题1】相同点:都告诉人们读书要虚心求教。不同点:甲文叙述了虚心求教别人之艰难;乙文讲述了与别人共同讨论的必要。

【小题1】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已经)

若既不出户(既然)

B.故余虽愚(即使)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即使)C.俯身倾耳以请

(相当于“来”)

夫以孔子之圣(凭借)

D.益慕圣贤之道

(更加)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故选“B”。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为学之道”的共同之处【甲】抓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一句,【乙】文抓住“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这一句,通过这两句即能得出共同点:人们读书要虚心求教。“为学之道”的不同之处【甲】抓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一句,【乙】抓住“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这一句,通过分析即能得出不同之处“甲文叙述了虚心求教别人之艰难;乙文讲述了与别人共同讨论的必要。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对对联的能力。对对联时除了扣住文章的内容,还要注意词性的一致。

明清之际的儒学·顾炎武·治学方法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既加冠

乱世图存—明清之际的儒学·顾炎武·治学方法

顾炎武扫除理学空疏之弊,开一代朴学风气之先,其治学方法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下面所要探讨的问题。

在封建时代,圣贤经典一次次被重新解释。经学对于思想文化的影响,犹如投石湖水所产生的波纹,每道波纹都产生于同一个振源,波纹之间虽有先后之分,但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有什么序列关系。在经学史上有训诂,唐人义疏,然后有宋明义理之学,清代则出现汉学。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宋明理学乃继汉、唐经学而起,但宋、明理学家从来不承认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宣称直接继承尧、舜、周、孔,自谓圣学,而鄙薄汉、唐经学。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手稿(清道光刻本)

理学讲求心性之学。明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用朱熹的话说,是“借经以通乎理尔,理得则无俟乎经”(《朱子语类》卷一一)。而陆王心学则反对“从册子上钻研”,提倡“发明本心”、“致良知”的顿悟方法。【小题1】有时、地方、苦于、大门至末流则“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顾炎武治经的态度与此不同,他认为,对儒者来说,通经以备用世,本身即是一种目的,“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八)。因此,他主张通经,以汉儒为师。“六经之所传,训诂为之主,仲尼贵多闻,犹近古”(《亭林诗集》卷四,《述古》);“读书未到康成处,安敢言谈议汉儒”(《菰中随笔》卷三,《敬跻堂丛书》本)。他抛弃了理学家的明体功夫,专心致志于通经之业,摸索出一套扎实、细密的治学方法。

我们先看他是如何对待读书的。

顾炎武一生“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十四岁时,他就读完了《周易》、《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以及《孙子》、《吴子》等书。此后,他专习科举帖括之学达十余年之久。清兵入关,他绝意仕进,摒弃帖括之学。在戎马乱离之间,他手不废卷,阅书数万卷。他读书范围极广,经史子集、金石碑刻、简牍章奏、方志朝报,无所不窥,于广博中求专深,而注力所在,尤以经史为长。

理学家读儒典,拈出只言片语,便谓大本在此,至于其余文字,可以不问。而顾炎武则不然,他以小学音韵为学问基础,曾说,“古之教人,必先小学。小学之书,声音文字是也”(《日知录》卷四);“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他以为读古籍,首先要懂古音韵,懂古音韵才能明字义,明字义才可通九经及诸子百家之书。古代哲人学士,学非专门,一部著作中往往要牵涉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字有体同义殊,歧出分训,音有楚、夏之别,因地因时而异。因此,要明一字之义,须遍考典籍,要审一字之音,须遍验古韵。然而顾炎武却给自己立下了这繁难的读书规程,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数十年学力去做通经致用的学问,这种朴实学风,产生出一种与理学迥然有别的方法,就是:归纳的方法而非演绎的方法,历史的方法而非思辨的方法,证验的方法而非参悟的方法,实事求是,把古书还之于古人,不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他尊重古经,是把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历史经验,而不是什么秘旨奥典。

归纳法是顾炎武治学的基本方法。这需要充分占有资料,比勘审核,寻绎离合异同之故,旁推互证,排比钩稽,以求荟萃贯通。顾炎武所著《诗本音》即是运用此法的,“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证以他书,明古音原作是读。……南宋以来,随意叶读之谬论,至此始一一廓清,厥功甚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一二,《经部· 小学类三》)。

历史的方法与归纳法有密切关系。顾炎武对其所要研讨的问题,每一事必详其始末,辨其源流,如《日知录》中所论历代风俗演变、典章制度沿革等即其范例。通过史迹的发现来究明兴衰治乱之所以然。运用此种方法,他也发现古籍中许多舛谬之处,如时代错误、史实不符等。

以上是顾炎武的读书方法,但这只是做学问的基础功夫。至于著书立说,顾炎武有更严格的要求。

首先,他强调著述应“以器识为先”。所谓“器识”就是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顾炎武非常欣赏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话。因此在选题上,他注意的是那些关系经义治道之大体的题目,而不屑去做无关宏旨的小考证。他自己就说:“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有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门人书》)他认为,著书的目的在于备世之用,而不是为了夸能炫博。因此,他不屑于罗列纷繁杂多的材料,而是有分析、有断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一九称:“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杨慎、焦竑诸人偶然涉猎,得一义之异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所谓“有本原”、“能通贯”,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器识”。《日知录》结构严整,内在联系紧密,而不同于一般的札记、笔录,也正在于它“以器识为先”,一以贯之。

其次,顾炎武提倡创新精神,反对文人剿取剽说、因袭模仿的风气。他认为,著书要有新的内容:“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人之所不可无,而为之。”他自述其撰《日知录》的过程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之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同时,顾炎武重视古代文化遗产,注意从中发掘精华,合目的地精选约收。顾炎武主张,“凡引前人之言,必用原文”(《日知录》卷二○,《引古必用原文》),并且要注明立言之人,不掠人之美,不张冠李戴。“凡述古人之言,必当引其立言之人,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亭林诗集》卷四,《述古》)顾炎武敢于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他的著作不仅裁断新、材料新,多发前人所未发,而且体例严谨,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再次,顾炎武著书立说,不务虚名。他反对那种不求其实、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学风:“疾名之不称,则必求其实矣,君子岂有务名之心哉!”(《日知录》卷七,《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以为文不贵多,立言不为一时,著者应该对后人负责。“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亭林余集·与潘次耕札》)他的《日知录》和《音学五书》都是积学数十年的力作。当《音学五书》刻成待印之时,发现有误,犹致书其潘耒说:“著述之家,最不利乎以未定之书传之于人。……此书虽刻成而未可刷印,恐有舛漏以贻后人之议。”(《亭林文集》卷四,《与潘次耕书》)

以上谈了顾炎武对待著述的严谨负责态度。它反映了朴学的严谨学风。这种学风是十分宝贵的。顾炎武是集事功之学与考据之学于一身的学者,他提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在批评理学的活动中,他一面崇尚事功,批评理学的空疏无用,一面师法汉儒,批评理学空言说经。但他所谓的“当世之务”与“六经之指”本身是有矛盾的。首先,当世之务包含着除旧布新的变革,对于新的事物需要新的理论来概括和说明。但在儒生看来,创造新理论是圣人之事,古圣所制《六经》“广大悉备”,问题只在于如何对它诠解。于是,许多新思想不得不背上经学的沉重外壳。其次,顾炎武在经学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六经之指”是否一定关涉“当世之务”,或者说,这“六经之指”对于国计民生究有何种实用价值,应该考虑。顾炎武主观上要经世致用,却采取了通经学古的保守的为学途径,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西学译介,方以智的质测之学以及稍后颜李学派的“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之学相比,其意义就显得逊色了。而且顾炎武在理论方面的建树也不如王夫之。总之,他在经世致用之学方面远不如他的考据学的成就大,难怪后来的乾嘉汉学要买椟还珠了。

顾炎武写的人生有哪些?

顾炎武所代表的学风,学者常称之为朴学。朴学之义应与顾氏下面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这种学术宗旨与理学不同:理学的特点在于空言说经,侈谈义理,以至忽视当世之务,这已为叶适、陈亮以来的学者所指摘。顾炎武继承了永嘉、永康经制之学和事功之学的传统,崇尚实学,讲求经世致用,同时又提倡扎实、细密、朴实的考据方法。顾炎武曾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断今。”(《菰中随笔》卷三,《敬跻堂丛书》本)训诂考据是通经致用的手段,这是朴学的宗旨。由于朴学讲求通经致用而厚古薄今,强调振兴邦族,自然不能为清廷容忍而任其发展。于是,学术史开始转入为考据而考据的狭路,出现了后来乾嘉时代所谓的“专门汉学”。烦琐饾饤,考之于不必考之地,这是顾炎武始料所不及的。

1、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呜呼!君不见,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8、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10、 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11、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12、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

14、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1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

1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 《与友人书》

17、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18、 士大夫之,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19、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20、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 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最后修改时间:
运营证书怎么考 车辆运营证书怎么考
上一篇
lol手游首测时间(lol手游首测时间最新)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