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重点章节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重点章节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方法: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位开始比较,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的学习知识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 数学上册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总结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换算方法: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位开始比较,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也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计算器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DEL:清除刚输入的错误数字或运算符号。
13、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小学四年级奥数学习方法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 经验 ,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 发散思维 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人教版相关 文章 :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求人教版4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则运算
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
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术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三:积商之和(的混合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有关O的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运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
的算式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历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知识点三:有关O的运算。
有关O的运算字母可表示为:a+0=a a-0=a 0×a=0 0÷a=0(a≠0)
学生常见问题与数学指导: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往往会忘记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地式子的规则,老师应时常提醒。
2:四则混合运算的考察不拘泥于简单的算式,更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也就是应用题的方式。
3:0的不能做除数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参与全解P17)
三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便是:(a+b)+c=a+(b+c)
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
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2:在运用的简便运算时有时会用到“基准数加法”和“凑整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一般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详见全解P48—49
二:乘法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e)
知识点三: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师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结合律只是乘法运算内部的一种规律,用字母表示:
(a+b)×c=a×c﹢b×c
乘法运算定律运用的几种详见题型。
找朋友:25×4=100 125×8=1000 看到25成125就要想到25、125;如遇到32、72等4或8的倍数、如题中有25成125把4或8的倍数折成4×( )或8×( )
折零:如例:75×101=75(100+1)乘法的分配律
乘法分配的灵活运用:例:37×29+37+37×70=37×(29+1+70)并分配律的正反形式要学会运用,这点事学生的难点。
三:简便计算
重点:掌握连减、连除和回则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知识点一:连减的简便计算
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c-b
知识点三:乘除法运算中运用的简便算法。
在乘法中,如果有一个因数时25或(125)另一个因素正好是4或(8)的倍数,出不将4或(8)的倍数分析,也可以把25或(125)写成100÷4(或1000÷8)的形式,再进行口算也很简单,或者根据一个人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积不变的规律进行简运算。
例:12×25
方法一:12×25 方法二:12×25 方法三:12×25
=3×4×25 =12×(100÷4) =(12÷4)×(25×4)
=3×(4×25) =1200÷4 =3×100
=300 =300 =300
教学指导:1:在实际运算中一道题不能有多种简便方法,学生一定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
2:简便运算的考察也会出现在解决问题题型中。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一: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重点:理解小数和意义。
难点:认识小数的计算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知识点一: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的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成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1.01、0.001……..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
知识点一: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 万 千 十 个 十 百 千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位
计算 万 千 百 十 个 分 分 分 分
数 之 之 之 之
单 一 一 一 一
位知识点二: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出,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10个0就读出几个零)
知识点三: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整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大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知识点一: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二:简化小数的方法
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未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知识点三:增加小数位数及改写小数的大小,只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的数后“0”知识点
四: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的部分,各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九大;以此类推。
小数点的移动
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当位数不够时如何用“0”补足。
知识点一: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之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做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知识点二:小数点移动引起大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
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1000,..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就是把这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生活中的小数。
知识点一: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表示质量,身高、成绩、价格、温、体温等。
知识点二:名数改写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据,以便计算或比较。
知识点三: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明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
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知识点四: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有低级的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重点: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把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知识点一: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时表示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知识点二: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即可。如果需求近似数,可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五三角形
三角形额度特性
知识点一:一三角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
顶点
边 角 边
角 高 角
顶点 边 顶点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的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可以用字母表示,成三角形ABC。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知识点三: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分类。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不同分类。难点:理解等边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一:三角形按角分类。
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因为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可以直角根据的角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的角是哪类角。
它就数以那类三角形
知识点二:三角形岸边分类。
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重点: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知识点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应用。
应用一:已知三角形中的两个数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应用二:已知三角形中一个的度数,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主要用于等腰三角形)
图形的拼组:
知识点一: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的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三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管理。
知识点: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从末位算起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相机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腰从前一位退1(3)得数(指小数部分)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万到右的顺序4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知识点: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因此,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征,任意数与数直接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合,恰当地运用加法公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a-b-b=a-(b+c)
七统计
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完成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难点:根据统计图解决弯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知识点1折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在实际问题,如果需要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理。
知识点二: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数据进行合理推测。
折线统计图完成的步骤:(1)描点;(2)连点成线段(3)表明数据,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横上的相应的点过两点画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便是所要描的点
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八数学广角
重点: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难点: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部封闭路线两端都植树的问题。
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植树:总距离保持两间隔线数,棵数二间隔数+1
知识点二:不封闭线路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
关于一条直线 两端都不栽数的问题:棵树二间隔数-1
知识点三:封闭图形路线上的植树问题。
棵树两间隔数。
位置与方向(1)
重点: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测量出被测点方位角度
(2)用直尺测量出被测点和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
(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准确判断或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
知识点二在平面图上标出物置的方法。
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画出物体的具置,标出名称。
位置与方向(2)
重点:理解物置关系的相对性。
难点:观测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
知识点一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有关,观测点不同,物置的描述就不同方向,距离相同。
知识点二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物,再描述到下一个目标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四年级数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 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四边形分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生活中的梯形:、堤坝的横截面等
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校园电动推拉门,商店面铺推拉门等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的画法
①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条边命名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②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④直角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直角梯形。
⑤画高时注意:所画的高要用虚线表示;一定要画垂足符号。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值。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四年级数学重要基础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课文基础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基础复习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方法 。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6)同头无除商八.九,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
(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
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
一、垂直与平行
1、认识平行和垂直
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
_“同一平面”是确定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便不相交,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平行于b。
生活中平行的例子:窗户相对的框,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公路上的斑马线......
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的表示方法:ab
生活中垂直的例子:三角尺上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
④三条直线的特殊关系: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线的画法和性质
①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③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的画法及运用
①平行线的画法: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再沿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②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其中的一条直线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如果步的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如果不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④怎样画长方形:
画垂线的方法:按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从画出的线段两端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这两条线段长2厘米;把两条2厘米长的线段点连接起来。
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段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使移动的距离达到宽所指定的长度,沿步中的直角边画出长所指定的长度;把两条线段相对应的端点连接起来。
四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 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 故事 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中秋节 ,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大全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打盹会做梦,学习会圆梦。要想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则需要实际行动起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和宽相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的时候,和。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和宽相越大,周长越大)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 亿以内数的读数 方法 。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数学 学习方法 技巧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
我在教“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正方形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再自己动手画画一角是怎样的动手画画正方形,并想想它们的面积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在总结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计算得快,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计算正方形物品的面积。
2、调动学生积极性,各抒己见,注重应用。
数学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以后,对于知识和应用,大多有各种想法。我们不能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此时,让学生多一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不容忽视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也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提示他们类似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整个表演过程,学生必然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得以提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