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讲了哪些评书?
评书作品:《三国演义》(上集,云南)、《赵子龙》(百花文艺)、《大闹大名府》(黑龙江)、《大闹神州擂》(黑龙江)、《巧破乾坤楼》(中原农民)、《燕青打擂》(春风文艺)、《水浒外传》(春风文艺)等。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舌战群儒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舌战群儒
袁阔成,(1929-2015),评书演员。人,出身于天津的评书世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话剧、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独自风格。自幼随父学艺。十六岁登台。曾在京津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营口市曲艺团副团长,曲世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和辽宁分会。1965年加入。1986年演播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编演的新书有《林海雪原》、《红岩》等,有评书本《赤胆忠心》、《神州擂》、《评书三国演义》等。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于2015年3月2日凌晨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早年时期
由于在人的一生当中,各个不同阶段的生理条件不同,袁阔成的评书艺术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艺术时期。
1、评书艺术分类
叙述部分
表述部分
表述部分,也就是所谓书中人物心理所想,口中所说的部分。
要想说好一部评书,这两部分内容不仅各自都要说的足够好,而且要相互结合的好。在这方面,袁阔成早年的现代评书堪称范本,而尤以模仿书中人物说话为一绝。
2、传统评书与现代评书
对比传统评书,现代评书的不同点就是细腻。传统评书往往粗枝大叶,比如他很少有复杂的心理描写,也很少有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传统评书的重要特征就是一根筋,比如脍炙人口的评书小段《肖飞买》中有这样的情节:肖飞点着了一支烟,一扔火柴棍,刷,正扔到一个小特务的腮帮子上。小特务一激灵,艾呦呵,心说小心点啊,没敢言语。然后这个茬就别过去,继续说肖飞怎么样买。像这种转一圈又回到原地的小插曲传统评书里一般不会出现(除了田连元)。另比如前面肖飞给伪军一个嘴巴,把后槽牙打掉了,伪军和哥们之间有一个精彩对话。这样的细节在传统评书里一般也不会出现。最多说句肖飞一个嘴巴,把伪军后槽牙打掉了,或者运用特有的袁氏夸张,肖飞一个嘴巴,点没把伪军脑袋削下来,最多如此。
所以说,由于在传统评书形成的过程中,听书的人文化一般不高。为了让这些人听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简明成了传统评书的重要特征,但随之不可避免的就是粗糙。现代评书之所以细腻,一个原因当然是他们都是根据现代改编的;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现代评书离生活更近。这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是他拉近了故事和听众的距离,使听众理解起故事来更容易,从而为评书的细腻化留出了空间。二是现代评书必须细腻化,其原因就在于生活本身就很细腻,如果现代评书做不到细腻这一点,就会显着和生活很远,甚至产生滑稽的效果。因此,如果用画来比喻评书的话,传统评书就是写意画,而现代评书则是工笔画。
正因为现代评书比传统评书细腻的多,评书史上模仿人物说话最成功的一部书,必然是现代评书。这就好比配音史上最成功的作品必定是现代题材一样。这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就是通过语音来区分不同的角色。在这方面,传统评书的表现能力极其有限(传统评书的人物都是扁平的),无非就是山西话(寇准),云南话(任堂惠),没鼻子(哈米蚩),尖嗓门(时迁)等等最简单的东东。在这当中,还有很多语音其实是和人物身份性格没有任何联系的,比如山西话只能表明寇准是山西人,没鼻子只能表明哈米蚩有生理缺陷,这和他们的身份、性格有什么联系呢?他们的作用只是用来区分书中不同人物罢了。我想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至于还存在这样的人,不用不同的语音来区分人物,你就分不清甲乙丙丁吧?
现代评书克服传统评书的缺点,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袁阔成的《暴风骤雨》为例。政委,队长,小战士,知识分子,拉大车的,地主恶霸,地主婆,狗腿子等等诸多人物,嗓音特点均恰如其分,完全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设置人物的语音且非常细腻。听完一部《暴风骤雨》,就好像看了一部电影一样。有网友笑谈,听了袁阔成老师的暴风骤雨,感觉袁老师可以去给电影配音了,而且是一个人配所有人物。
3、模仿人物说话声音
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各种人物不同的情绪。
在这当中,《肖飞买》堪称范本。比如汉奸被枪顶住后腰的惊慌,比如伪军被打以后的沮丧,都被袁阔成的语音刻画的惟妙惟肖。说到这里,我倒想起一件事情来。大家知道,如果两个人说话不想被第三人听到的话,肯定要用压低的声音。比如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中,两个人被特务盯梢(可能是,记不清了),其中一个人就对另一个人说:“别说话,快走。”用了很低很急的语调。另外比如袁阔成《水泊梁山》,吴用让李逵装哑巴,结果出去以后李逵要说话,吴用也是现在年过七旬的袁阔成很少登台演出了,但对于他来说评书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用压低的语调和李逵说话。我要说的是,这种压低的语调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来。如果音域不够宽广的话,这种声音还真发不出来。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次和同学自习说话,那个哥们说什么都做不到压低声音。当然,这是题外话。
其实,袁阔成模仿人物说话的能力高超,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袁阔成是什么超人,而是当时的创作环境决定的。那时的文艺界不像现在这样浮躁,有网友说,那个时候,小学故事员的培训中就要求有生活,有细节,形象生动。从建国伊始,话剧焦菊隐导演《龙须沟》的时候要求演员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就成了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比如说一段书,你就要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人物的语言特点,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形象必然栩栩如生。这比某些演员闭门造车,闷在家里凭空捏造人物的语音,自然要高明得多。
袁阔成模仿人物说话声音的能力是的,一直到水泊梁山,袁阔成还在运用这种方式。但从评书《三国演义》特别是以后,袁阔成似乎放弃了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其中的可能原因,后面还要提到。但有一些听书不多的书迷因此认为,袁阔成不会运用这种方式,就十分可笑了。只要听过袁阔成的现代评书以后,你就会知道,一小部分书迷所推崇的某些评书演员的这种能力,比起袁阔成来,就好比荧草之光之对皓月之明。
4、袁阔成和单田芳
袁阔成早年的评书中,除去现代评书以外,还有一部《水泊梁山》不可不提。袁阔成以说短打书起家,在流传的评书中,《水泊梁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里,我希望通过同单田芳最的作品,另一部短打名书《白眉大侠》对比,来分析一下袁阔成和单田芳的短打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
前面提到,如果说现代评书是工笔画的话,那么传统评书就是写意画。又提到,袁阔成的现代评书堪称电影评书。听一部好的现代评书,就如同看一场电影一样。现代评书和电影艺术有着很强的共通之处。同理,传统评书和戏曲也存在着很深的渊源。翁偶虹先生曾经说过,京剧应该从袁阔成,李鑫荃等人的评书中吸取营养。其实,很多戏曲的曲目也是根据评书书目创作的。反过来,评书表演也通过吸收戏曲的东西,发展了自己。比如在人物塑造上,评书和戏曲尤其是京剧就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对比《水泊梁山》和《白眉大侠》,就会发现袁阔成和单田芳评书的重大不同,单是以奇用兵,袁是以正取胜。看《水泊梁山》所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时迁和燕青,在京剧中分别以武丑和短打武生应工。再看《白眉大侠》所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徐良和房书安,徐良当然是武丑,但房书安的形象有争议,这样的形象似乎更应是文丑应工,就好似京剧《甘露寺》中的贾华。
作为短打武生和武丑来说,其样板形象就是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和刘利华。燕青毫无疑问就是任堂惠型的一个角色。而时迁和徐良虽同为武丑,但只有时迁是刘利华型的一个角色。这一部分武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机警伶俐。从脸谱上来区分,这一部分武丑都只勾鼻梁那一点。如《盗甲》中的时迁,《盗钩》中的朱,《三盗九龙杯》中的杨香武等,都是这样的形象。还有一部分武丑,他们的特点不是机警伶俐,而是面相极其丑陋,从脸谱上说,这一部分武丑是整张脸全勾,比如《徐良除霸》中的徐良(还要唱山西梆子),就是这样的角色。也就是说,时迁和徐良这两个形象,虽同为武丑,但时迁是样板武丑,徐良就有些偏了。而房书安这样的形象则更偏,京剧里很少出现类似的形象。
还是说《水泊梁山》,这部书的胜处除了细腻的人物语音模仿比如时迁的尖嗓子(这里插一句,时迁这个形象语音的设置明显参照了京剧,这种语音是反映人物性格的;这和徐良的语音只能说明他是山西人明显不同)以外。就是袁阔成以极快的语速(堪称评书之最)营造了一个“短打环境”,如果看过京剧比如《连环套》等等,就会发现,《水泊梁山》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和《连环套》是一样的,那真是干净利落,一派侠气。单从这部书来看,袁阔成堪比京剧界的杨小楼。
5、对袁阔成早期评书的评价
应该说,袁阔成早期的评书,每一部都是。网上所流传的这一时期录制的小段如《肖飞买》《黎明之前》《桥头镇》等更是不朽杰作,是曲艺宝库中的明珠。
1、中年时期的代表作
袁阔成中年时期的作品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包括《西楚霸王》等等书目。《三国演义》是我听过的袁阔成的部评书。我较全面的熟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也是从评书三国演义开始的。
袁版《三国演义》有两个重要特点。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才使该书成为现代评书史上艺术水平的评书。个特点就是他的知识性,《三国演义》这部书历来重视评讲,袁《三国》也不例外。在这一版三国里面,除了几句话的短评以外,还有很多很好的长评。比如在说到诸葛亮的时候,袁阔成用了整整一回书的篇幅来评价诸葛亮的一生。在这些评价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周瑜的两点评价,其一就是说周瑜并不是私人嫉妒诸葛亮而是出于对江东的忠诚。不然他不会在发现诸葛亮的才智以后,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去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其二就是说周瑜是个音乐家。因为听三国的时候我还很小嘛,感觉这两点评价很新鲜,因此记忆也最深刻。
2、袁阔成的文史功力
袁阔成的文史功力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这当然并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物的评价上。在袁《三国》中存在一些很有意思的扩展。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每当故事中出现一个典故,袁阔成总要把他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但这还不算绝,因为毕竟这些典故已经在故事中出现,只需要按图索骥就可以搞清楚其是怎么回事。袁三国中最绝的是《三国演义》原书中根本没有提到的内容,也被袁阔成有根有据的扩展了一番。仅举一例以作说明。
比如孔融的情节,在原书当中写得非常简略。无非就是说孔融长叹被郗虑听到,郗虑因此到曹跟前告密,并说孔融经常反对你的政策。于是曹大怒,下令杀孔融。在袁《三国》当中,通过郗虑和曹的对话增加了两个小典故,其一就是禁酒和禁婚,而第二个小典故最有意思,袁阔成是这样说的:郗虑对曹说,您还记得您在破袁绍的时候,公子曹丕收了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夫人甄氏,孔融曾经给您写过一封信,信上说到了武王伐纣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吗?孔融的意思是什么呢?他的意思就是说,武王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其实是他自己看上妲己了。但是是妲己毁掉了纣王的江山,是一个不祥之物,如果武王自己纳了妲己,传出去影响不好。所以武王在名义上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其实暗地里是自己把妲己给纳了。因为只要把妲己纳进自己家里来,那人家家里什么事外人就不知道了。现在您破了袁绍,把甄氏赐给了公子曹丕,其实是您自己把甄氏纳了”
如果和正史比较的话,袁阔成的这个典故有所发挥。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曹丕纳了甄氏,孔融就给曹写信,信中提到武王伐纣以后把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曹不知道这个故事,他就问孔融,你这个故事有出处吗?孔融回答:我是从你的做法上推出来的。这其中也没有郗虑什么事。
当然,关于评书《三国演义》尤其是北派三国的说法,我的基本主张是爬书,所谓依书敷衍。一定程度的扩展自然是需要的,但不要情节上大大离,要把握好一个扩展的火候问题,这事实上也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在这方面,袁版《三国》做的还是相当好的(冰心喜欢袁三国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袁三国没走样)。
袁《三国》很强的知识性是很多人都可以体会得到的,在此不再赘述。这套评书最重要的成就是其第二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形式美。应该说,注重形式美是袁派评书最显着的特点,在早年的时候,其评书就被认为具有飘俏脆帅的特点。袁阔成的这些特点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三国演义评书中得到了的发挥。
3、袁阔成字正腔圆
袁阔成的嗓音比较正,堪称字正腔圆,颇符合中正平和的传统美学审美要求。虽然也夹杂有少量方言读音(不是口音)。但发音吐字不倒不瘪。在袁阔成录制电视评书《三国演义》的时候,由于年老已经不能再现当年电台版《三国》磅礴的气势。但我仍然喜欢这一版《三国》,原因就在于我喜欢听那种字正腔圆的声音。
袁阔成对嗓音的控制能力很高。其原因可能是袁阔成由说现代评书起家。现代评书对演员嗓音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的电视剧,其对嗓音的控制能力要高于一般演员,这些都要拜早年其说现代评书所赐。袁阔成同样如此,正因为袁阔成对嗓音的控制能力较强,可以自由的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从而可以让语言变得抑扬顿挫,富于韵律感,就像唱一样好听。
4、袁阔成善于运用气息
袁阔成善于对气息的运用。比如在其和田连元合作的节目《难题》中,袁阔成有这样一段话:(小王)一踩油门,噌,跑了。这个描述声音的象声词“噌”,就是用气托着出来的。评书三国演义充分体现了袁阔成用气的特点。正因为袁阔成善于气息的运用,《三国演义》听起来特别俏皮。袁《对于三国演义 单田芳的是个创新 但是却落入自己的俗套三国》所给予人的这种美感,就和颠一个极富弹性的小球所给予人的感觉一样。
5、袁阔成口技的运用
袁阔成还有一项绝技,就是对口技的运用。对于评书这门艺术来说,口技有两种使法。一种是使得像,这种口技适合于比较贴近生活的表演风格,比如田连元学汽车刹车,学开门的声音,那真是像极了。说到这里,可以两句对田连元的评价,田连元的评书艺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传统评书现代演。我以前说过,相比于传统评书,现代评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细腻,生活化。袁阔成改说传统书以后,并没有把现代评书的这一特点带到传统书中来(袁可能是想保持传统评书的气派),完成这一任务的是田连元。所以我早就说过,田连元很像早年袁阔成。
口技的第二种使法是使得俏,也就是艺术化了的口技。这种口技适用于比较写意化也就是传统书(田连元除外)的表演风格。比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一回,开头是这样说的:“关云长温酒斩了华雄,他手捻着长髯微合着二目走进大帐,腾咕噜噜噜,把华雄的首级扔在了帐内。张飞一看哈哈大笑,我二哥可算得鳌里夺尊了。”就这几句话被袁阔成说的波澜起伏极富韵律感,在这当中就用到了一处口技扔人头的声音“腾咕噜噜噜”,我相信关羽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才能,但我绝不相信他扔一个人头都能够扔的这样富于音乐性。袁阔成在这个地方所运用的,其实就是艺术化了的口技。
所谓艺术化的口技至少应该起到两种作用,其一就是描摹声音烘托气氛,这是口技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二就是夹杂在语句当中,让语句听起来更加富有韵律感,更加跌宕起伏。还有一些口技可以起到京剧里锣鼓(当然,锣鼓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的作用,这一点还应细细体会。
善于给不同类型的书定基调
评书《水泊梁山》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袁阔成用极快的语速营造了一个短打“环境”或说“气氛”。其实这是袁派评书的一个重要特点,袁阔成善于给不同类型的书定基调。如果去听袁阔成不同类型比如长袍短打现代神魔评书,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评书气氛都不相同(或说不同类型评书气派不同)。只要艺术修养足够深厚,袁派评书可以完全不听故事的内容,只需去感受袁阔成给整部评书所营造的整体气氛,你就可以准确说出,这是长袍还是短打,是现代还是神魔。《三国演义》当然也不例外,袁阔成充分发挥自己深厚的功力,通过嗓音的控制,气息的运用,并间杂口技等等把一部三国说的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极富史诗般的韵律美。这也是袁版《三国》最成功之处。
就整部书而言,袁阔成的评书就是如此。若要纠缠细节,袁阔成又可以给不同的情景营造不同的小气氛,于是就可以感受到三英战吕布的铁马金戈和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体味到走麦城的悲凉。以上所说的是袁《三国》形式美的重要特点。
6、评书共的三重境界
评书共有三重境界,重境界是讲故事,所谓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对于绝大多数听众来说,听的就是故事。第二重境界是知识性,这样的评书听了以后有收获。这前两重境界都是针对评书内容而言的,可以总称为评书艺术的内容美。而评书的第三重境界则是他的形式美。仅以一部三国而论,单田芳的《三国》在重境界(单田芳老师也不以这个着称),连阔如的《三国》可以达到第二重境界,袁阔成的《三国》则达到第三重境界。袁版《三国》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原因就在于它在这三重境界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扩张。除去少量口误以外,袁《三国》可算得上一部完美的作品,是语言艺术的一座里程碑。
附带一个问题,有一些资深书迷虽然承认《三国演义》的成就,但认为《三国演义》毁了袁阔成,袁阔成把他的全部评书才能耗尽在《三国》身上。具体的说,袁阔成说三国造成了三大危害,首先,为了营造《三国》史诗般的宏大气氛和表现一些人物的粗犷,袁阔成多用横音。结果把嗓子毁了,从此以后袁阔成的嗓音不再清醇,第二,出于尊重祖国文化,为了《三国》的严肃性起见,袁阔成把模仿人物说话这一评书的重要表现手段舍弃而且是永远舍弃了,第三,《三国》评书以评讲见长,导致袁阔成在其后的书目中,总想加进自己的一点见解,因此经常跑题。
1、晚年时期代表作
代表袁阔成晚年风格的书不多,只有《封神演义》和电视版《三国演义》两部。其中,电视版《三国》由于年事已高,已不复当年电台版《三国》之勇,但却更有一点座谈三国的味道,风格反倒类似于连三国。总之,电台版和电视版《三国》,是两套风格不同的评书。当然,就此二者而言,肯定是前者更佳。
需要重点一提的是袁版《封神》这套书。据说,这套书是袁阔成75岁高龄时所录。由于录制时年事已高,这套书成为袁阔成所有评书中口误最多的一套书,这当然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正所谓瑕不掩瑜。这套书是袁阔成进入晚年以后的代表作,是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又一高峰,同时也是所有《封神》版本中风格最正统,水平的一部。
2、袁阔成版《封神演义》
比较的《封神演义》版本共有三个,也就是王文玉版、单田芳版和的袁阔成版。单就单版和袁版来说,如果仅从细节去讨论,则你说你火爆,我说我幽默,永远也比不出个优劣好歹来。事实上,单版和袁版封神有一个重大的质的区别,就是对这部书的定位不同,单田芳把这部书定位在了长袍书,而袁阔成把他定位在了神魔书或说神怪书。只从《封神演义》的内容来看,袁阔成和单田芳的定位都没有错,因为这部书确实存在武王伐纣和斩将封神两条线,是既可以看做长袍书,也可以看作神魔书的。但比较而言,袁阔成的定位更加准确和高明,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这部书的名字叫《封神演义》而不叫《武王伐纣》,这部书故事的主体应该是斩将封神,武王伐纣只是故事的载体。这就好像种黄瓜一样,黄瓜架只是载体,而黄瓜藤才是黄瓜的本体。因此,从这层意思上说,袁阔成把这部书定位为神魔,比单田芳长袍的定位更为准确。其二,传统评书所谓长袍短打,长袍书的书目特别的多,而神魔书的书目却相当有限。说神魔书的几乎没有。袁阔成把封神演义当作神魔来说,本身就占了一个物以稀为贵的优势。所以说,相比于单田芳,袁阔成对封神演义的定位更加高明。而对于一部书来说,定位是否准确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好比两个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后面补拍的15集尽管特技做得更好,武打更加精彩,但却远远比不上老版的经典。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后补的西游记拍的像武侠,没有捉住西游记神话故事最本质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评书和电视剧的道理是一致的。
人物逝世
1 红岩魂
2 水泊梁山(水浒外传)
3 东周列国-商鞅变法
4 水浒
5 施公案
8 艳阳天
9 十三妹
10 薛刚反唐
13 过海插旗
14 林海雪原
15 三国演义
16 赤胆忠心
17 暴风骤雨
18 烈火金刚
19 西楚霸王
20 敌后武工队
21 十二金钱镖
24 刺龟山(包括在野火春风斗古城)
25 特殊身份的警官
26 福尔摩斯探案
27 乾隆与纪晓岚
28 十二金钱镖
29 转战陕北
30 李自成-义送摇旗
31 李自成-谷城会献
32 舌战小炉匠(包括在林海雪原)
33 李自成-刘宗珉跳江
34 许云峰赴宴(包括在红岩魂)
35 灞桥挑袍(包括在三国演义)
36 封神演义
37 李自成-红娘子救李信
38 举火招贤
39 五女七贞
40 二五长征
41 常山赵子龙
42 大闹大名府
43 巧破乾坤楼
45 大闹神州擂
46 桃花庄
49 旋流
50 彭公案
51 野火春风斗古城
527 彭公案-三河断奇案 青春之歌
53 保卫延安
为何袁阔成被誉为评书四大家之首?
2015年3月8日,评书泰斗袁阔成葬礼举行。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三大评书艺术家”齐现身,苗阜、姜昆等也现身追悼会,吴奇隆刘诗诗则送花圈到场。这是因为袁阔成是一个非常的人,对评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次出场都能够让人有所收获。
因为他本身是四人之中最48 三声23 新英雄儿女传笛有实力的,而且待人很和蔼,所以可能大家都佩服他,所以也就接受了他是首位。
评书《三国演义》谁说的?
我认为是袁阔成,我用QQ的投票方式查出来的。出了把诸葛均说成诸葛瑾了!三国演义讲的最经典的肯定是袁阔成
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不错
袁阔成讲的很正 他加入了戏曲里面的故事 他把军阀之间军事把握的很好 谋士斗智武将斗勇 表述的很好
单田芳讲的好像是个武侠 就像燕44 燕青打擂王扫北之类的
所以个人觉得 袁阔成讲的100回-周公瑾设计难孔明
易中天不是说评书的
袁阔成先生 都讲过哪些评书?
12 长坂雄风(包括在三2015年3月2日凌晨3点30分,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衰竭,享年86岁。国演义)1 红岩魂
2 水泊梁山(水浒外传)
3 东周列国-商鞅变法
4 水浒
5 施公案
8 艳阳天
9 十三妹
10 薛刚反唐
13 过海插旗
14 林海雪原
15 三国演义
16 赤胆忠心
17 暴风骤雨
18 烈火金刚
19 西楚霸王
20 敌后武工队
21 十二金钱镖
24 刺龟山(包括在野火春风斗古城)
25 特殊身份的警官
26 福尔摩斯探案
27 乾隆与纪晓岚
28 十二金钱镖
29 转战陕北
30 李自成-义送摇旗
31 李自成-谷城会献
32 舌战小炉匠(包括在林海雪原)
33 李自成-刘宗珉跳江
34 许云峰赴宴(包括在红岩魂)
35 灞桥挑袍(包括在三国演义)
36 封神演义
37 李自成-红娘子救李信
38 举火招贤
39 五女七贞
40 二五长征
41 常山赵子应该说,袁阔成所讲到的这个小典故有两绝。一绝是有所本,其实像这样的小故事凭空捏造一个并不困难(瞎编没有意思),但要有所根据的话,难度就要增大很多。因为这要求改编者必须首先知道这个故事。二绝在发挥的巧妙。如果该典故照本宣科的话,一点意思也没有。但经过袁阔成巧妙的艺术加工,这个小典故变得妙趣横生。以上仅举一例,就这个例子所提到的小典故来说,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如果不是袁阔成的评书,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两个典故出自后汉书)。龙
42 大闹大名府
43 巧破乾坤楼
45 大闹神州擂
46 桃花庄
49 旋流
50 彭公案
51 野火春风斗古城
52 青春之歌
53 保卫延安
袁阔成演绎的三国演义人生感悟
11 碧眼金蝉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他用现代的观点去审视历史,古书今说,每讲一个经典的故事时候,都适当的`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把老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易懂的例子放在评书里讲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评书《三国演义》风靡一时的时候,袁阔成也因此而家喻户晓,人们评价他说“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
中年时期袁阔成说评书语速比较快,讲到精彩之处还加入很多动作,一招一式都干净利落,颇具风范。
小时候袁阔成经常跟着大人在书场里听书,时间长了他也学会了几段,没事就在树荫底下讲给小朋友们听,常常把吃饭都忘了。父亲看袁阔成是块说书的料,就开始有意识培养他,教他一些小故事,有一天父亲把袁阔成带到了台上。袁阔成:就给我做了一个小长衫,小大褂。我记得那是十三四岁反正是,这天听众很多说让我忙活给大家演一段,我们也不收钱,不收钱,大家解释解释,看一看,听一听我还挺高兴,一下子上舞台了,也把醒木拿起来摔这么一下,底下听众就鼓掌,这一鼓掌呢醒木也拍完了,下边也鼓掌了,我也没词了,说啊倒是就是老虎吃天了,不知道从哪下口了,这一着急眼泪下来了,就这个呀,去、去下去下去,活动,活动去。
袁阔成十六岁正式登台,十八岁出师,因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一举成名。,袁阔成带头掀起了评书艺术的改革,首先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
袁阔成自幼学习古典文学,擅长说《三国演义》、《水浒》等文学名著。另外他还开现代评书之先河,他说的《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新书,风靡全国,被誉为评书之。在演出的时候他还打破了传统形式,在服装道具等方面作出了大胆改革。
袁阔成很喜欢书,但是他更喜欢说书,他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认为说书它本身就是讲话。他认为过去古代就说话,还有比说话再明白的吗,常言说得好,话093回-定乾坤兴兵拒曹是开心钥匙呀。
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与真正的三国演义不同?
作为评书这门艺术来说,其可以从内容上分成两个部分小47 神州擂说和评书是两种艺术形式,且都源于历史而非历史。
评书人会根据自己对的理解,加上自己特殊的表达的方式演绎出来,如果单单的讲述的内容,那就完全失去的评书的魅力,更难以取悦听众。
说书艺人就是能编嘛!袁阔成应该是为了吸引听众,加上了许多自己的描述,居然把《三国演义》说了365回,听一年才能听完。不编一点什么东西谁听得下去!
建议你听听连丽如先生的三国演义,或者李鑫全先生说的三国演义的,那叫评书,袁阔成先生的叫说书,有书无评。
6 创业史巨大成就
袁阔成评书都有哪些?
叙述部分,也就是所谓说书人叙述故事情节以及评当代评书的有四大家分别是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除了这四位还有连阔如、王玥波、张少佐等名家。其中每个人都有许多精彩的拿手之作,但是这些评书的当属于袁阔成的《三国演义》。讲的部分。袁阔成老师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
23 新英雄儿女传其他的评书主要还有 《封神演义》、《旋流》、《水浒》、《施公案》 、《创业史》 《彭公案》、《艳阳天》 、《十三妹》、《大名府》、《神州 擂》、 《东周列国》、《薛刚反唐》、《碧眼金蝉》、长板雄 风》 、《常山赵子龙》 、 《过海插旗》 、《十二金钱镖》、《吕 梁英雄传》、《福尔摩斯探案》 、《野火春风斗古城》、《特殊身 份的警官》、《红岩魂》、《赤胆忠心》 、《烈火金钢》 、《胸中 自有雄兵百万》、 《西楚霸王》 、 《林海雪原》、《暴风骤雨》 、《青春之歌》、《保卫延安》 、《敌后武工队》
袁阔成经典评书排列包括: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封神演义、薛刚反唐、林海雪原、楚汉相争等,百度搜索:评书随身听,袁阔成评书免费听
评书水浒传三国演义单田芳和袁阔成谁讲的好?
110回-赵子117回-获全胜江东宴群臣龙神箭退吴兵听评书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你先听谁的那么谁讲的就好,因为你听了个心里有了一个准绳,听第二个的时候就会拿个作为比较。单,袁都是评书大家,听谁的都相当有意思。就拿《隋唐演义》来说,我先听的田连元的,后来听单田芳的就觉得有出入,这都是很正常的!这几位都有很强的特点。所以你随便听谁的
不能说谁说书说的精彩,谁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是吗?如果我说单田芳说的精彩,但你听了又觉得不如袁阔成呢?只是看你更适合谁说书的方式而已!
都22 吕梁英雄传好
如图所示:这是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一共365回!我是华为nova2plus bac al00?
112回-烧赤壁黄盖建头功袁阔成出生于辽宁营口,属于评书世家。幼年就活跃在书场,同时袁阔成也是说新书的人。有一句话说的好“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可见袁阔成的评书造诣。
所以说,对比《水泊梁山》和《白眉大侠》这两部书,《水泊梁山》属于比较正统化的短打书,其实,只要注意考察老年间的短打书就会发现,这些书绝大多数以短打武生为书胆。同时,《白眉大侠》则是剑走偏锋的短打书,单田芳的嗓音条件决定了他正统化的路子此路不通(如就在同一部书《白眉大侠》中,白云瑞这个人物就非常失败)。单田芳因此聪明的选择了一条以奇以怪取胜的路子,结果,他成功了。袁阔成这部《三国演义》为什么是封神之作呢?首先袁阔成十分客观的对待魏蜀吴,因为罗贯中书中主要是称刘贬曹,而袁阔成却公正的评价了曹、刘备、孙权。这才使得我们认识了一个虽然狡诈却也是雄才大略满腹才情的曹,刘备虽然以仁义著称却也是优柔寡断,孙权虽少年英雄却也有犹豫不决之时。
袁阔成1965年7月加入。曾任曲协理事、曲协辽宁分会,营口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市曲艺团副团长、团长。出版评书作品:《三国演义》(上集,云南)、《赵子龙》(百花文艺)、《大闹大名府》(黑龙江)、《大闹神州擂》(黑龙江)、《巧破乾坤楼》(中原农民)、《燕青打擂》(春风文艺)、《水浒外传》(春风文艺)等。其次就是袁阔成对于书中的剧情评书十分考究,许多地名都是古今对比的。《三国演义》这部书人们早已经知晓剧情,就是孩童都知道“三英战吕布”,但是如何让剧情更加吸引人,那就得在当中加入一些小包袱,但又不可太多否则很容易出戏。
这部书一共365回,袁阔成用独特的脆快嗓音,讲述了汉末到晋初的纷争故事。袁阔成虽然评书不多,这一部《三国演义》让其他书都黯淡无光。至今这部评书在多个听书平台都高居榜首,现如今袁阔成老师已经,也在也听不到他的“下回分解”了。
三国演义经典评书有哪些?
三国演义经典评书有袁阔成和单田芳。说到《三国演义》的评书,这里边叫人喜欢的有,袁阔成和单田芳。但是袁老师的三国袁阔成作品封面图册评书讲的最有韵味和情节。相比单田芳来讲多了一些历史底蕴,这个相比来讲,听后自明。袁阔成说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因人说书。所谓因人说书,就是说袁阔成先生善于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说书的书目。
三国人物经历演义说评书经典人物
《三国演义》是袁老经典之作,开创了新评书的先河。2015年,袁阔成因心衰竭,享年86岁。单田芳特意亲笔手书一篇悼念晚年时期袁阔成先生的唁电,落款为“徒侄单田芳”;田连元称袁老先生“比其他同行高人一筹”;刘兰芳也说:“我们都可以算是袁老师的继承人和传承人。”由此可见,他们都是自称为袁老的晚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