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钣金件中,长边包短边是什么意思?还有怎么才能控制展开尺寸?
拐角重叠后 是这样的
钣金折弯k因子表 钣金折弯k因子表怎么看
钣金折弯k因子表 钣金折弯k因子表怎么看
原因: 折弯是先折短边,再折长边,为的是减少拼刀次数,而且钣金折弯是有一定回弹的,这就造成在折弯时如果需要角度是90度,可能再折弯机上要稍微折过一点。(如果是长边包短边会造成在折长边的时候短边的料挡住而不能很好的如上方法,可得出工厂内的所有不同材质的内角R值了.到位,有缝隙。而反过来先折长边再折短边,会增加一次拼刀次数!)所以在实际生产下料中都是 短边包长边
至于K因子,折弯扣除和系数P=KBtσb,按照你实际使用B=表示毛料宽度(mm)的折弯磨具计算 。
UG钣金模块折弯参数里的中性因子值?不同的材料和板厚;中性因子值分别取多少展开尺寸才能达到精度?
钣金的展开尺寸 实际加工是按照内部尺寸按照上面的公式,就能算出的折弯展开长度尺寸,可以看出,只要确定了参数K,即可计算出L,参数K则取决于钣金厚度t和内弯曲角r的大小。它们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一般r/t分别为0.1,0.25,0.5,1,2,3,4,5,≥6时,K因子对应为0.23,T 板材厚度0.31,0.37,0.41,0.45,0.46,0.47,0.48,0.5,-般零件的加工,r/t数值都在1附近,根据上述对应关系中K因子计算的钣金折弯展开长度还是很准确的。对于r/t≥6的情况,钣金折弯时板料基本不会再发生变形,那么中性层也就等于中心层了,K因子也相应地变成了0.5,计算也相对容易很多,影响的就是折弯过程中的回弹问题,这种繁琐的计算最适合计算机来完成,随后出现的各种三维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NX,Pro/E,Catia等也引入了钣金模块,而K因子就成为了这些软件的参数,合理选择K因子大大降低了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最小)算的 SW里边是按照中心线算的solidworks中非90度钣金展开系数如何定?如冷轧板1.0厚度,45度角,折弯系数是多少?
D按照上面的公式,就能算出的折弯展开长度尺寸,可以看出,只要确定了参数K,即可计算出L,参数K则取决于钣金厚度t和内弯曲角r的大小。它们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一般r/t分别为0.1,0.25,0.5,1,2,3,4,5,≥6时,K因子对应为0.23,0.31,0.37,0.41,0.45,0.46,0.47,0.48,0.5,-般零件的加工,r/t数值都在1附近,根据上述对应关系中K因子计算的钣金折弯展开长度还是很准确的。对于r/t≥6的情况,钣金折弯时板料基本不会再发生变形,那么中性层也就等于中心层了,K因子也相应地变成了0.5,计算也相对容易很多,影响的就是折弯过程中的回弹问题,这种繁琐的计算最适合计算机来完成,随后出现的各种三维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NX,Pro/E,Catia等也引入了钣金模块,而K因子就成为了这些软件的参数,合理选择K因子大大降低了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L=2*pi(Ri+kT)a/360K因子取值根据弯曲件展开计算公式而来。 K因子与相对弯曲半径有关,其取值范围为0.25~0.5,具体取值可以查询冲压手册。铁板厚度1.5mm,K因子取值为0.4。有了K因子就不需要计算折弯系数。K因子和折弯系数只是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其中一种即可。 K因子为手册数据,如果在生产中有更好的数据,可以自己制作折弯系数表,计算更为。
式中,r为零件的内弯曲半径/mm;t为材料厚度/mm;K为中性层位移系数。折弯系数如何计算?折弯应注意什么?
式中:DL理论上就是说铁板在弯曲的时候会受到内侧的压力,外侧的拉力,所以尺寸会变化.但是只有中间有一层不会变化,这一层就称为中性层.而在实际算展开的时候就会用中性层来算,而折弯系数就相当于是一个补偿值一样的,每个不同的料厚它的折弯系数 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分材质,材质不一样系数也是不一样的
板材的中性层长度Y轴比例因子钣金k因子是怎么计算的?
式中P=表以下是推导过程:示一个弯角弯=(pi/2Ri+pi/2kT)a/90曲作用力K因子计算方法:
为什么solidworks中通过钣金规格表定义的K因子和直接输入K因子得到的展开图不一样?
钣金弯曲示意图如图2所示。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中性层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即你把规格表发出来我看下,如果是k因=(piRi+pikT)a/180子表,你注意检查参数是不是在你的零件里并非常数。
1、是什么表?规格表有4种,是k表还是折弯系数表还是其他?用输入k因子的方法是默认角度、材料、r角等都是常数的,所以如果你用规格表存在不同的数值必然就不同了。
折弯K因子计算方法?
KR包边: 就是封闭拐角,如果拐角不是重叠的,而是开放的,折完后不利于焊接,就类似于这样要是铁板的话,折弯系数是0.9.一道弯就从L值里减去两个折弯系数,就是K=1,8i因子计算方法:
跪求SW钣金系数K因子还有其它 的怎么设置才能达到准确的展开尺寸。
钣金弯曲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个系数是在表里查到的 根据料的厚度定。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中性层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即给你发一个折弯系数扣除表
跟实际不一样 展开以后一般都带有小数点 还有 SW内部不能折成扩展:可以参考折弯系数表,这些东西需要经验的,需要懂钣金加工工艺,按折弯系数表也不一定。没经验的人,根本算不准。了解模具,知道模具中如何处理各种折弯的人,才能将展开尺寸算得比较准。软件模拟的是不变薄的理想状态下的折弯,而实际加工,任何折弯都会变薄的。要是想自动展开可以用,那么就记录一下这几个地方:折弯半径选择0.01;折弯系数选择0.52;多折弯的时候缝隙选择0.2;搭接式折弯选择剪切侧边折弯;释放槽类型选择撕裂形。尖角 也是很坑爹 钣金用这个搞头痛啊
内R1, K因子0.35
钣金有一个重要的参数k因子,我想知道它和折弯半径的关系。
K因子是指钣金内侧边到中性层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通常板料在弯曲过程中通常外层会受到拉应力而伸长,内层则受到压应力而缩短,在内层和外层之间有一长度保持不变的纤维层,称为中性层。根据中性层的定义,弯曲件的坯料长度应等于中性层的展开长度,由于弯曲时坯料的体积保持不变,所以在变形较大时,中性层会发生内移,这也就是不能仅仅用截面中性层计算展开长度的原因。如中性层位置以p表示(见图1),则可以表示为σby_factor=抗拉强度极限
2.根据工厂实际加工情况,相同材质相同厚度取一固定的折弯内角R(所有折弯使用相同内角,即设置后的默认内角),无论是圆弧、翻边、大于90°还是小于90°等内角R都不变.t=表示毛料厚度 (mm)
K=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