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厦历史介绍 上海大厦原来叫什么

莫娜号 1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标志性的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上海的超高层性摩天大楼。它的设计高度高于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为433,954平方米。这座大楼的主体有118层。总高度632米。建筑高度为580米。机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机。

上海大厦历史介绍 上海大厦原来叫什么上海大厦历史介绍 上海大厦原来叫什么


上海大厦历史介绍 上海大厦原来叫什么


上海中心大厦介绍 上海大厦顶层观光厅是上海大厦的功能体验区。它位于上海中心大厦顶部的360度观光厅。附近可以看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可以看到世博园、城隍庙、八万人体育场、虹桥机场。你可以看到苏州河和黄浦江沿着长江蜿蜒流入东海。

新高度,新 成长的地平线:展览项目位于上海峰会展馆地下一层序厅。用一部100秒的真人动画电影,浓缩演绎了自1840年上海开埠以来,浦东外滩和陆家嘴天际线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影像和声音合成的动态形式,直观地展现了上海城市的千变万化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不断刷新高度,直至上海市中心成为上海新的高度和。

上海的上海中心:分为上海的魅力、上海的高度、上海的上海中心三个主题。动态影像通过动静展示的方式穿插在静态照片中,以不同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不同时期上海建筑的不同风格。随着时间的变迁,上海这座大都市的代表性建筑逐渐展现出来。这些富有建筑美感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是具有上海韵味的城市内涵,是传承和超越。 摩天梦:

目前国内首创自发光透明屏技术与透明水晶模型相结合的模式,全方位展现摩天大楼的神秘。展示了世界高楼的演变,其高度自1885年以来不断更新,也展示了人类不断追求的“摩天大楼梦”。展示了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居协会(CTBUH)提供的截至年底的世界高层建筑排名,是一个调查世界高层建筑的窗口。 基因库:

基因库揭示上海中心垂直城市的规划、诞生、建设全过程。展示了的空中花园、的阻尼器等10多项创新,揭示了许多建筑未知的基因结构。 垂直城市:

垂直城市展区采用全球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以建筑整体1:350尼龙材质模型展示上海中心雨水收集器、双层玻璃幕墙、BIM施工技术、上海女孩、鱼乐等绿色、智能、人文内涵,并以附加屏、声光电一体化展示主屏最新媒体技术,表达垂直城市理念。 空中邮局:

上海山顶的天空邮局,位于第18层,是目前世界上的邮局。每张明信片都记录了上海之巅的美丽。给自己或者亲朋好友选一个,呼应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意境。从上海之巅传递到这里的信息是最珍贵和永恒的礼物。 许愿树:

上海峰会观光厅有一棵绿色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许愿树”。它迎接东方的缕阳光,见证繁华。依托三足鼎立的合力,引用了上海之巅的一片绿荫,也寓意打造绿色、智能、人文的未来生活。三个人是人群,三棵树是森林。希望更多的人在上海峰会上许下崇高美好的愿望。在这里写一张许愿卡,用红绳绑在山顶的许愿树上,这将是未来的回忆时刻。 踏破天际:

踏上互动项目,使用先进的AV设备,感受多媒体和物理给予的超现实体验。当你身处上海118层楼顶,在地面屏幕投射的陆家嘴摩天大楼实景中,配合先进的体感热点控制系统,虚拟的氛围营造出一条突破天际的“缝隙”,一场心跳的挑战即将开始。 摩天摄影:

屋顶摄影以其宏伟的视觉效果风靡全球。位于118层的摩天大楼摄影通过专业的摄影技术、虚拟场景和设备,让游客在安全的室内环境中自由玩耍、自由想象,拍摄出高度逼真的影像。定制的作品角色,让你身临其境,真实还原世界建筑上海中心的施工场景。 上海品牌店:上海品牌店分别位于18层上海观光厅和B2层观光出口,商品种类繁多,包含上海元素和上海中心元素。

上海历史建筑

上海历史悠久的建筑有哪些

外滩那里有旧上海的欧洲建筑,不过那都不算历史久远。

真正历史久的,在郊县,比如青浦的吉云禅寺塔(青龙塔),建于唐代821~824年

嘉定的南翔寺砖塔建于五代

市区徐汇的龙华寺建于宋代977年,这是在市区最古老的建筑

松江方塔建于宋代1068年,1094年完工,这是很有名的一座塔

其他还有沉香阁,东林寺大殿,都是比较悠久的。

近代比较好的建筑有:

徐家汇堂建于宣统二年,即10年

黄浦区 礼堂,是以前的圣三堂,建于同治八年,即1869年

还有日本驻沪领事馆,和平饭店,光大银行(以前的汇理银行)这些都是清代末年的建筑

谁知道上海建筑

上海旧建筑很多,选几个介绍如下: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的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

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 被誉为“外滩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

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

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东洋伦敦——东风饭店 “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

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 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

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 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

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

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通商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人自筹资金开设家银行——通商银行,现今则是侨福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四层的歌特式建筑。

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

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

可以说,就是它在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

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

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后为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 作为自己经营的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

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

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

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 大楼、汇丰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

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

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上海海关大楼 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

上海有哪些历史建筑

外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怀旧气息浓厚的地方。那些建筑若一幢幢逐个细品,一整天都不够。

另外,南京路上的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上海美术馆、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静安寺,也是韵味十足之处。

愚园路,漫步其间,富有怀旧气息。

中山公园,原称兆丰花园,也是私人花园。

从外滩走过外白渡桥,到了虹口还有下海庙、多伦路、鲁迅公园等地。

年代再久远一些,可以看看青浦的崧泽遗址、朱家角;嘉定的南翔;松江的七宝等地。

关于上海历史建筑

中山东一路23号外滩银行大楼

银行大厦的原址是上海德国总会。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总会被 接管。银行以63万两银元买进,于1922年改建成银行营业楼,1934年建新楼,1937年建成。这幢大楼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惟一一幢由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 银行大厦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采用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银行原定建造34层楼,使之成为上海高楼,由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受设计,英商公和洋行外国建筑师任顾问,并由的陶桂记营造厂承建。隔壁的沙逊大厦业主维克多·沙逊出来干涉,提出高度不得超过沙逊大厦金字塔尖顶,官司从南京一直打到伦敦。结果,银行放弃原来,新建大楼比沙逊大厦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 1937年,大楼建成后,银行总行与上海分行均迁入新楼办公。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银行总部被迫迁往内地。

1941年,太平洋爆发,银行被汪伪储备银行占用。抗战胜利后,银行接收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和被汪伪改组的银行。收归国有,现在为银行上海分行办公楼。

上海有哪些的建筑,要有些年头的

董家渡天主堂 清咸丰三年(1853年)建成 南市区董家渡路175号 圣三-堂 黄浦区 礼堂 清同治八年(1869年) 黄浦区九江路江西中路口 杨树浦水厂 光绪七年(1881年) 杨浦区杨树浦路许昌路口 盛宣怀住宅 日本驻沪领事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517号 汾阳路79号住宅 工艺美术研究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徐汇区汾阳路79号 汇中饭店 和平饭店南楼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徐家汇天主堂 清宣统二年(10年) 徐汇区蒲西路158号 东方汇理银行 光大银行 清宣统三年(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 上海总会 东风饭店 清宣统三年(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号 亚细亚大楼 太平洋保险公司 15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卫号 先施公司 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17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690号 瑞金二路住宅 瑞金宾馆一号楼 17年 卢湾区瑞金二路18号 领事馆 领事馆 17年 虹口区黄浦路20号 公共租界工部局 19年 汉口路193号 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市邮电管理局 192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大世界 1924年 黄浦区 南路1号 嘉道理爵士住宅 市少年宫 1924年 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 尚贤坊 1924年 卢湾区淮海中路350弄 礼拜堂 1924年 徐汇区衡山路58号 多伦路号住宅 1924年 虹口区多伦路号 新新公司 食品商店 1925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720号 怡和洋行 市对外贸易局 192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 宏恩医院 华东医院干部病房楼 1926年 黄浦区延安西路221号 金城银行大楼 交通银行 1927年 黄浦区江西中路200号 江海关大楼 192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1号 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 1928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华懋公寓 锦江宾馆北楼 1929年 卢湾区长乐路109号 八仙桥青年会 1929年 黄浦区 南路123号 戏院 上海音乐厅 1930年 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 步高里 1930年 卢湾区陕路387弄 慕尔堂(沐恩堂) 1930年 黄浦区 中路316号 虹桥路2310号住宅 上海置地 40年代初 长宁区虹桥路2310号 西侨青年会 体育俱乐部市体委 1932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50号 沙逊别墅 龙柏饭店1号楼 1932年 长宁区虹桥路2409号 汾阳路45号住宅 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 1932年 徐汇区汾阳路45号 大光明大戏院 大光明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216号 大上海大戏院 大上海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 中路520号 华安大楼 金门大酒店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04号 跑马总会 上海图书馆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 饭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 大新公司 市百一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830号 王伯群住宅 长宁区少年宫 1934年 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引号 华业公寓 华业大楼 1934年 静安区陕西北路175号 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 193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号 新康花园 上方花园 1934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273号 上海市 体育学院办公楼 1935年 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江湾体育场 1935年 杨浦区国和路346号 兴国路住宅 兴国宾馆1号楼 1935年 长宁区兴国路72号 峻岭公寓茂名公寓 锦江宾馆中、西楼 1935年 卢湾区茂名南路62-125号 佘山天主堂 1935年 松江佘山 住宅 上海市委 1936年 静安区陕路30号 涌泉坊 1936年 静安区愚园路395号 银行 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3号 裕华新村 1938年 静安区富民路182弄 美琪大戏院 美琪影剧院 1941年 静安区江宁路66号 淮阴路姚宅 西郊宾馆4号楼 1948年 长宁区淮阴路200号 修道院公寓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1948年 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 泰安路115号住宅 1948年 长宁区泰安路11弄花园洋房 孙科住宅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948年 长宁区番禺路(延安西路1262号内)。

上海苏州河两岸的历史建筑有哪些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缩影,周边有不少市民朋友们都喜欢日常休闲时到这边来闲逛,在苏州河两岸也有不少的历史建筑景点值得一去,一起来看看吧!

1、证券博物馆

矗立在苏州河畔的证券博物馆,前身是沪上鼎鼎大名的浦江饭店,而浦江饭店的前身更是声名远播,就是上海最早的现代化饭店——礼查饭店。礼查饭店是上海最早通煤气,通自来水的地方,也是首批安装电灯,最早举办交谊舞会和有马戏团表演的地方。直到今天,我们还能通过孔雀厅、礼查厅的蛛丝马迹,感受到当年礼查饭店时期的辉煌时刻。

地址:虹口区黄浦路15号

2、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为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代表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有通贯三层的简化科林斯巨柱式列柱。转角处顶部为钟塔,为17世纪流行的意大利风格的巴洛克式穹顶,钟楼两侧各有一组三人组成的群雕。1920年代即被列为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作为近代邮政发祥地,上海邮政总局历经海关邮政、中华邮政的百年沧桑,如今这些故事都被收藏在邮政博物馆内。

地址: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3、河滨公寓

河滨大楼由新沙逊洋行投资建设,公和洋行设计,于1935年竣工,设计者巧妙地把大楼设计成“∽”形布置,既解决了通风采光的问题,又与沙逊洋行的个英文字母相吻合。曾经的河滨大楼,是“远东公寓”,米高梅、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等美国影业大咖,都曾在此租房设立机构。行走在河滨大楼里,盘梯、老式电梯、马赛克拼贴的EB(大楼名称Embakment

Building的缩写),许多建筑细节仍保留着原貌。

地址:虹口区北苏州路340号

4、世界会客厅

2021年5月,一个新老结合的历史风貌建筑群亮相在黄浦江畔,这就是由百年扬子江码头华丽变身后的世界会客厅。百年建筑焕然一新,蕴藏着历史建筑的古朴气质,彰显着现代风格的大气庄严。在这里能够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北外滩、苏州河及浦江两岸景色,是“一江一河”的重要名片。整个建筑群由三栋楼组成,是具有会议、会见、宴请、展览和演出等功能的会议中心。主体建筑形态和外立面,将厚重历史底蕴与现代城市客厅性格相融合,并与外滩周边建筑风貌相协调,体现了故事、上海表达、世界客厅、共筑辉煌的设计理念。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已经成为世界了解的窗口,也是链接世界的枢纽。世界会客厅扮演着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的交流平台,是向史而新的世界之窗。

地址:虹口区黄浦路118号

5、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前身为百老汇大厦,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建筑,其大楼立面升起,从第11层起逐层收缩,顶部有几何连续的图案,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大大的屏风造型。外滩和北苏州路的露台有很多,但唯独上海大厦18楼的露台既能看见整个外滩,也能看见陆家嘴,还能看见苏州河的景致。这个迷人的露台接待过许多的海内外名人,在此俯瞰远眺黄浦江和苏州河,能把外滩美景尽收眼底,所以在东方明珠建成之前,这里是市政接待登高俯瞰城市面容的露台。

地址: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

6、河滨之源

河滨之源位于虹口区苏州河沿岸靠近外白渡桥一段岸线的河堤上,东起外白渡桥,西至外白渡桥海事所,是一处步道式平台,在这里可以让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等老上海景观与浦东陆家嘴“四件套”的新上海景观达成世纪同框,有“最上海的观景平台”之称,也是最能体现上海“魔都”风貌的打卡之地。

地址:虹口区北苏州路与黄浦路交界处

百老汇大厦属于哪里

百老汇大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百老汇大厦

位于北苏州路20号(现上海大厦)。因傍有百老汇路(今大名路),故名百老汇大厦。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主楼原名“百老汇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现为五星级宾馆,饭店设有中、美、英、法、日、六国特色高级套房,曾接待许多元首及中外游客。

卓然耸立的百老汇大厦高76.7米,22层,外形呈><状,不但巧妙解决房间的朝向和采光,还使得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挺拔。大厦原址是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的停车场,属英商业广地产公司。大厦属公寓样式,由公和洋行佛兰赛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佛兰赛1923年取得租界工部局的建筑师证书,后来上海的许多公寓、里弄由他设计,上海大厦是他的代表作。百老汇大厦1930年动工兴建,1934年竣工,投资500万两白银。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6平方米。采用近代摩天大楼形式,双层铝钢框架结构,整个建筑给人很好的节奏感。从11层起逐层收进,建筑造形独特别致。全部钢架工程由英国道门钢厂承造。由于采用铝钢,与普通钢材相比,不但钢柱重量减轻35.5%,钢骨重量也减轻了21.5%,建筑自身重量大大减轻。地基处理较好,大厦虽紧靠黄浦江边,几十年来未见明显下沉迹象,足见工程质量之高。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外观和内部装饰均较简单,没有繁复的古典装饰,仅在檐部等处饰以带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的花边。有人认为百老汇大厦是上海高层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的早期代表。大厦底层外墙为暗红色高级花岗石,其它层皆为咖啡色泰山砖贴面。4翼房屋均有较好的朝向,光线充足。

这是北苏州路20号上海大厦十九层至二十一层。

上海大厦历史悠久,故拥有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物件,被称为酒店四宝,它们分别为一架钢琴、老式英式斯诺克台球桌、OTIS电梯和留声机。OTIS电梯从1934年开始启运,为一老式手摇电梯,至今保存完好。进入博客链接观看我博客照片。

1989.9.25百老汇大厦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大厦后面的楼叫什么名字

福德商务楼。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上海大厦位于北苏州路20号,北苏州路临挨着福德路,后面的楼叫福德商务楼。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1934年为英商所建80多年历史,上海大厦坐落于上海外滩外白渡桥旁。

最后修改时间:
我的互联网帝国 我的互联网生活
上一篇
新斗罗大陆手游觉醒神木是干嘛的 斗罗大
下一篇

相关文章